郑泽良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贾悦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摘要: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农业种植产量和质量。本文根据职专农学课要点,对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重要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的方法,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后实际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关键要素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遇到了瓶颈开始放缓,如何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就成为了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农作物栽培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想要让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掌握更科学合理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文章从农作物栽培的各个环节出发,分析了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希望能促进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1农作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要素
1.1选种要素
选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每一环节的选择都至关重要。其一,根据当地历史农业种植状况、自然环境、土壤条件等,合理选定适宜栽培的农作物种类;其二,对同一农作物种类的不同品种进行选择,目的在于满足对产量、质量以及特色方面的要求;其三,对农作物种子或种苗进行选择,目的在于选取更饱满、更健康的种子,为其后续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播种
农作物栽培过程中,播种和收获时间节点极为关键。一是播种时间的选择。农作物播种时间的确定需要根据农作物具体的生长周期和需求,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特点、湿度、日照强度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播种时间延误,会出现出苗不齐、感染病虫害等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问题。不同农作物对于相关因素的要求都不一样,在播种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并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确定最为合适的季节和时间来进行播种,以符合农作物生长需求。例如适合春季播种的农作物有马铃薯、花生、早水稻等,适合夏季播种的农作物有*瓜、西红柿、玉米、芝麻等,适合冬季播种的农作物有南方大白菜、冬小麦、荞麦等。而在同一季节播种的农作物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比如耐寒性好的农作物种子可以在早春气温较低时进行播种;而对于我国南方一年两生类农作物,二次播种的时机尤为重要,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会导致农作物无法顺利越冬,过晚则会对农作物因养分不足而长势不旺。二是收获时间的选择。虽然每一种农作物都有着自身相对固定的生长周期,收获时间也大致相同,但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农作物具体的生长情况来确定。在收获前要仔细观察农作物的成熟程度,是否达到了收获要求,比如农村收获水稻有句俗话:“九*十收”,指的就是要把握好水稻收获时机,太早收获,水稻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青米率增加,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不好;太晚收获,水稻容易出现倒伏、掉粒、断穗现象,洒落损失较重,稻谷自身含水量和外观品质下降,加工精米率明显偏低,造成丰产不丰收现象。
1.3种植密度
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是农作物实现高产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既要保障农作物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获取足够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供应,也要注意土地的利用率,让农作物的产量尽可能接近上限。一方面,要避免农作物种植密度太高,从而导致农作物无法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水分、养分供应明显减少,光照也会受到限制,光合作用不足;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农作物种植密度太低,从而让种植地的土地利用率下降,严重影响农作物实现增产。只有根据农作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才能为农作物真正实现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1.4农作物的田间管理
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化的田间管理,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农作物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土壤和苗株的管理。土壤松实的程度、苗株的密度、病虫害的防治,这些都属于农作物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土壤的疏松性对于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十分重要,所以在农作物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土壤进行不断的耕松,提高土壤中水分和氧气的含量,这样才能确保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有足够的空间。其次,对农作物施肥的管理。肥料对农作物的生长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生长,并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相反,如果施肥量不够或过多,对于农作物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农作物栽培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之一,病虫害的防治对于农作物栽培技术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农作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爆发病虫害的风险,因此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出现问题时,要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甄别,一旦发现是病虫害要及时进行处理。在进行病虫害治理时,不能盲目施用农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病虫害的治理,特别是为了追求病虫害防治效果盲目增加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或浓度的行为必须坚决杜绝。
2加强农作物栽培中关键要素质量控制的策略
2.1改善农作物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和农作物光合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农作物栽培时,一定要对农作物的光照条件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控制,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立体种植、套种等方式,增加农作物的光照面积。通过改善农作物的光照条件,可以有效提升光照效果,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2.2创新栽培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业种植产业中出现了很多新型栽培技术,对提高种植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无土栽培技术摒弃了一直陪伴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将农作物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微生物等配置成营养液,使作物在塑料容器或水上直接生长。这种栽培技术也是未来农业种植产业中备受重视的栽培技术。
结语
只有掌握好农作物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点,从农作物播种前的准备、播种时机把握、生长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合理的栽培,才能够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蓝小燕.探析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丰收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S1):12.
[2]王健.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4):86,.
投稿邮箱:xf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