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也要讲科技江苏淮河以北地区稻茬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交汇点讯6月4日,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凌城镇稻茬小麦示范片实割实测现场,村民陈洪尚“紧张”地看着专家们收割测产自己承包田里的小麦。“亩产.3公斤!是我省淮北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新纪录!”当听到这句话时,陈洪尚黝黑的脸在阳光下泛出红光。

此次实收测产,是由江苏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龙俊,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扬州大学郭文善教授,国家小麦产业体系栽培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东等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依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方法》,对睢宁县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高产攻关田和凌城镇、庆安镇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进行现场实割实收测产。

“我的这块田是沙壤土,前茬为杂交稻。现在种的小麦品种是‘淮麦50’,播种时间偏晚,去年10月30日才播种,采用的是宽幅机条播播种方式,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了药剂拌种包衣处理,播种及时进行了镇压。底肥用的是小麦专用缓释肥,3月下旬,每亩地趁雨撒施尿素10斤……”说起自己的这块承包田和种植经验,陈洪尚滔滔不绝。

如何让自己今年的亩产淮北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新纪录?陈洪尚和记者分享了他的“秘诀”:“种地也要讲科技。这几年,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还有县农业农村局一直都支持我,经常来田里现场指导。今年,他们推荐的小麦品种,推广的宽幅机条播、镇压、缓控肥都很好,所以,农技专家们也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戴着草帽,一头扎进田里,一眼识别出小麦出现了哪些问题,种植户随叫随到,制作简单的PPT、小视频及时推广新技术,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讲授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pz/559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