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种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的粮食作物,是酿酒和淀粉加工、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又被誉为“饲料之王”。豫西南地处丘陵地带,属半湿润易旱区,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随着玉米价格的攀升,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玉米种植面积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农技推广不力,农民对品种认识模糊,片面追求稀植大穗型品种,生产上又沿用传统的“一刀切”种植密度,缺少配套的技术,良种良法不配套,导致单产水平上不去,造成玉米总产量徘徊不前。因此我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对增加玉米单产,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共分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良种是夺取高产的核心
应根据土壤水肥条件选择玉米品种,旱地选择增产潜力大、抗旱能力强、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如浚单20、豫玉26、洛玉4号、郑单、鲁单等品种。水肥地应选择竖叶紧凑型等耐密型品种玉米、如郑单、浚单22、新单23,洛单6号、漯单9号等。
种子在播前要进行精选,捡除秕粒、烂粒,同时进行翻晒,播种时用玉米种衣剂拌种。
2适时播种,争取一播全苗
豫西南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耕作区,夏玉米的播种一般在小麦收割后播种时间在5月25日---6月6日之间。我地区前期光热资源充足,后期气温偏低,因此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早播种。农谚曰:春争日,夏争时,五*六月争回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据调查,在6月10日以后播种,玉米生育期变长,后期灌浆速度放慢,百粒重变小,产量下降20%左右。
俗话说:有钱买种,无钱买苗。为确保一播全苗,每.7㎡大田用种量宜在2-3kg,采用机播耧贴茬直播方式。播前麦收时把麦秸粉碎,或者把麦秸收集运出麦田。为保证一播全苗,播种后如果墒情不好,应浇蒙头水。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高产的保证。目前要想夺取玉米高产,关键在于解决穗数、粒数、粒重三者之间的矛盾。年美国获得世界玉米高产纪录.3kg/.7㎡地块的种植密度是株/.7㎡。生产上,密度不足的原因是缺乏高产耐密紧凑型品种,倒伏倒折严重,农民对合理密植认识不足。
合理密植的原则是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播宜密,晚播宜稀。紧凑型宜密,平展型宜稀。在我地区高产田可选用郑单、浚单22、洛玉6号等品种,密度在株/.7㎡左右。中产田可选用济单7号、豫玉26,浚单18等品种,密度在株/.7㎡左右。4科学施肥
4.1玉米的需肥量与产量构成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据实验分析表明,玉米每生产千克的籽粒,需要吸收氮素2.1~2.8千克,五氧化二磷0.7~1.7千克,氧化钾1.5~3.0千克。要想夺得kg/.7㎡的产量,则需要13kg左右的氮素,6kg左右的五氧化二磷和5kg左右的氧化钾,因此,科学追肥对夺取高产至关重要。
4.2玉米的需肥特点 玉米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比例也不同。 三叶期至拔节期。随着幼苗的生长发育,对养分的消耗量也不断增加,虽然这个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还较少,但却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只有满足此期的养分需求,才能获得优质的壮苗。 拔节期至抽穗期。此期是玉米果穗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养分需求量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1/3,磷占1/2,钾占2/3。此期如果营养供应充足,可使玉米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大粒多。 抽穗开花期。此期植株生长基本结束,此期氮的消耗量占整个生育期的氮1/5、磷占1/5、钾占1/3。 灌浆至成熟期。灌浆开始后,玉米的需肥量又迅速增加,以形成籽粒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一直到成熟为止。这一时期吸收的氮占整个生育期的1/2,磷占1/3。
4.3玉米的施肥原则
要改过去“一炮轰”的施肥方式,根据玉米需肥特点,分多次施肥,宁要肥等苗,不要苗等肥。
重施基肥可每.7㎡施玉米配方肥20kg,播前撒施于田内。可促进苗均苗壮。
追施拔节肥,拔节期至抽穗期是需肥临界期,可每.7㎡追施尿素40kg。
5合理灌溉
玉米是高秆作物,生育期又是在夏季,气温高,田间水分蒸发量大,玉米对水分的需要量也很大。农谚说:掏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就说明了玉米的需水特点:苗期需水少,拔节期多,抽雄至开花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此时缺水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俗称“卡脖旱”。因此要保持田间湿润,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6%时,要及时灌水,保证玉米吃饱喝足。玉米不耐旱也不耐涝,遇到积水应及时排泄。
6加强田间管理
6.1中耕除草,及时间苗、定苗
玉米田中的杂草可施用选择性除草剂或人工除草;播种出苗后及时中耕,促进根部通气,并培土防倒伏。应做到三叶间、五叶定。农村为了省工,可以在五叶时一次定苗,剔除病苗、弱苗。
6.2防治病虫害
玉米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褐斑病、粗缩病、锈病等;主要害虫有:灰飞虱、蓟马、玉米螟等。其中玉米螟和褐斑病、锈病危害最大。
可以在出苗后3-5片叶时每.7㎡喷40氧化乐果75ml防治蓟马和灰飞虱,防止发生粗缩病。
在苗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1倍液防治褐斑病、锈病、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纹枯病等。
防治玉米螟主要是在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颗粒剂丢心,或用40%氧化乐果75ml兑水30公斤喷于喇叭口内。
7适时收获
研究表明,玉米具有后熟作用,苞叶变*但籽粒乳线未消失时,茎秆上的养分仍然向籽粒运送。因此,要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时收获,防止人为收获过早。
参考文献
《国家玉米品种试验技术—*淮海等夏玉米组品种试验技术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