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霉*素是什么呢?*曲霉*素是*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霉菌产生的双呋喃环类类*素。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等。
编辑
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
*曲霉*素产生的条件:
*曲霉*素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菌株产*能力差异很大,除基质以外,温度、湿度、空气均是菌株生长繁殖及铲*的必要条件。有研究发现*曲霉最佳的生长条件为33-38°,ph值为5.0,水分活性为0.99。温度在24-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曲霉菌产度量最高。所以我国南方及温湿地区在春夏两季容易发生*曲霉中*,有的作物甚至在收获前或者收获期就已经被*曲霉污染。容易被污染的食物:1、坚果类:花生、核桃、瓜子等。当坚果受潮,果仁发生轻微变*甚至发黑、味苦等现象时,很有可能已被*曲霉*素所污染。2、谷物类:玉米、小麦等。谷物表面上长有*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都有可能被*曲霉*素污染。3、粮油制品:花生油、玉米油。含油脂高的食品里面比较容易出现和利于*曲霉菌的生长繁殖,生产企业严格挑拣原料,不使用霉化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4、家庭自制发酵食品:腐乳、*酱。尤其是高温高湿环境下比较容易让发酵食品变质从而产生*曲霉*素。
如何避免*曲霉*素的危害:
1.在选购食品原料,选择优质原料;
2.农村的朋友,在农作物在收获、贮运过程要保持谷粒、花生、豆类等作物的外壳完整无损;
3.五谷杂粮收获后,应及时在阳光下晾晒、风干。存储在低温干燥处;
4.购买坚果、花生等食品可尽量选择小包装,且密封存放;
5.表面发生霉变、破损的粮食、花生籽粒,应捡去不要食用,不要因为可惜、舍不得丢而出事;
6.家庭食用加工前,要充分搓揉,淘洗干净,采用恰当的烹调方法也可以有效避免*曲霉*素的危害;
7.保持卫生,及时检查家中储存食物是否发生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