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能让小麦高产的栽培技

小麦要高产,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最紧要!小麦种植人人会,但是要想达到高产不容易。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尤其是冬小麦的种植是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七分种,三分管”是小麦生产的经验总结,所以,提高播种质量对夺取冬小麦丰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播种环节能让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有哪些呢?

本答者结合近年来冬麦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一下在冬小麦播种环节需要重点推广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亩产量目标可达到公斤~公斤。

近年来,可能因为小麦价格低的缘故,种植户在小麦生产的基础环节普通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严重不足。比如播前土地耕耙不深、施肥配比不合理、不实施秸秆还田、播期播量把握不好、不注意播墒和防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小麦的播种质量,致使小麦难以发挥增产潜力而达不到应有的产量目标。

面对这些严重制约小麦增产的因素,在生产中应该如何解决呢?

基本的原则是落实小麦播种技术规范、改进优化小麦播种方式、提高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质量、适时适量播种确保苗齐苗壮、通过造墒及镇压减缓旱情和冻害影响,以为小麦高产稳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一要耕深耙细并压实土壤,为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打破犁底层是实现土壤水气上下贯通、循环而促进根系发育的关键。多年来的浅耕复种使犁底层逐年提高、坚固,必须通过深耕进行破除,在小麦播种之前要进行机耕深翻,耕深要达到30公分左右。耕后要反复耙耢耙细土壤达到上松下实的效果。对于实行秸秆还田的种植地块为防止因土壤疏松而跑墒,在耕耙后要及时进行镇压以压实土层保住底墒。

二要实施秸秆还田并实行配方施肥,以为小麦生长发育提供均衡的营养。实践证明,玉米收获后及时将秸秆粉碎进行还田处理并结合深耕翻入土层内是补充养分、涵养土壤的有效措施,所以要大力推广应用。

要根据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和特点进行配方施肥、分期施肥,以解决小麦施肥“一炮轰”的陋习。要注意氮磷钾养分的合理搭配,避免重氮轻磷钾的状况而矢量控制使用氮肥。

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以实现养分均匀供应、提高养分利用率,防止前期营养过多而徒长不耐倒伏、后期脱肥早衰而影响灌浆。生产上的用肥量一般基肥占四成、追肥占六成。小麦专用肥的生产和普及为小麦配方施肥提供了便利,增产效果是明显的。对于实行秸秆还田的地块耕耙后、播种后都要及时镇压以防透风跑商降低出苗率。

三要选择使用高产优质的小麦良种,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要根据当地自然状况、气候条件和地力水平选用适应水肥条件的优良小麦品种以期达到相应的产量目标。对于土壤、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要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品种,对于土层深厚而水浇条件差的地块要选用耐肥抗旱品种。要按照品种特性和产量目标确定播量、养分使用量并根据苗情进行田间管理。播种前要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对路药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以有效控制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四要适时适量足墒播种并进行播后镇压,以确保岀苗整齐实现苗匀苗壮。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6℃~18℃时为冬小麦适宜播种期。*河中下游地区的适播期一般在10月3日至10月15日左右。播种墒情要适宜做到旱天造墒播种防止“干下蛋”。播种量要把握好,在适期播种足墒播种的情况下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田要选用成穗率高的优良品种弃实行精播,按照斤种万苗的原则确定用种量,一般每亩用种12斤~15斤确保每亩基本苗达到12万~15万为宜。对于成穗率低的品种要适当增加用种量,一般实行半精播保持每亩15万~18万的基本苗,旱田播种也要保持这个基本苗的规模。

在小麦播种前,20公分深的土层内土壤含水量不足70%~80%的情况下要浇水造墒进行播种以确保及时出苗、提高出苗率。播种时要边播边镇压以压实保墒,播后再镇压一遍以提墒促苗、确保岀苗整齐均匀,为之后壮苗打好播种基础。

总之,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是促进小麦茁壮生长、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础环节。精细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拌种包衣、机播精播、镇压保墒等都是提高播种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生产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落实到位。只要按照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要求搞好小麦播种,就能为亩产公斤以上开好端、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pz/34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