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影响玉米等前茬作物收获进程,导致部分冬麦区小麦播种推迟。一旦播种时间晚于适宜播期,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去应对呢?这些技术措施的依据是什么呢?
图1玉米田积水
一、晚播会有什么影响
图2小麦播期差异
小麦播种推迟是好还是不好呢?会带来哪些影响?这要从冬小麦的特性等方面说起。
1什么是冬小麦
我国小麦除了一小部分春小麦外,大部分是冬小麦。冬小麦秋天播种,冬天停止生长,休眠越冬,春天随着气温回升,恢复生长,直至夏天成熟收获,经历四个季节。
图3不同播期小麦苗大小差别
冬小麦之所以是冬小麦,因为冬小麦必须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抽穗成熟,不经历这个阶段,就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育,冬小麦这个必须经历一个特定阶段的特性称之为“阶段发育”,没有低温阶段不行,可以理解为冬小麦必须“冻一冻”才行,这个低温阶段就是小麦的春化阶段。小麦由发芽后的生长点来感受低温完成春化发育。
为了让冬小麦经受低温过程,就要在秋天播种,这样,在苗期就会经历越冬前的低温。当然,不是越冷越好,如果超出小麦品种的承受范围,会出现冻害。
由于各地气候不同,能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冬小麦品种是不同的。可以这么理解,越往北,温度越低,适宜北方的品种就“抗冻性强”称为冬性强,反之,往南,温度会高,适宜南方的品种就“抗冻性弱”,称为冬性弱。
图4霜雪下的小麦
对于冬性强的品种,需要经历的低温阶段不光温度低,时间还要长。冬性弱的品种,需要经历的低温阶段温度会相对高一些,时间也会短一些。
随着生产的发展,加之育种和栽培研究的深入,各地都有各自适宜的冬小麦品种,每个品种也有自己独特的适应地区。所以,小麦品种超出适宜区域种植,就会造成减产损失。
也由于这一特性,我国所有的小麦品种都是完全自主选育的。
2什么是播期
图5深耕整地
播期就是播种时间。
由于地域和品种的独特适应性,每个区域都有一个适宜的播种期,称之为 播期。
为什么会有适宜播期呢?
我们种植小麦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生产粮食,而且品质要好。这就要小麦生长得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要想高产,苗好是基础。小麦播种后不光需要经历低温“冻一冻”,那是 要求,还要有足够的温度和时间让苗子长得足够好才行。也就是常说的,要有必须的冬前积温长苗,再经历越冬前的低温完成阶段发育。以鲁中地区为例,最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到10日。
3什么是晚播,有什么不好
图6小麦苗期根系
相对于适宜播期,早于此时间播种的称为早播麦田,晚于此时间的称为晚播麦田。
由于秋季到越冬温度是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早播麦田,冬前积温增加,生长时间加长,麦苗生长量大,表现为茎叶细长,分蘖过多,称为“早播旺苗”,旺苗遇到低温容易导致冻害,经过冬天会出现严重的冻害死苗,到了第二年春天就成了弱苗,所以,俗语讲“麦无二旺”,严禁冬小麦早播。
对于晚播麦田,冬前积温和生长时间会减少,生长量就小,苗小,分蘖少,就会影响光合作用,产量低,品质差。苗弱,会容易出现冻害,甚至死苗。同时,播种期越晚,气温越低,越容易导致出苗率降低。
另外,品种需要的低温条件是固定的,如果播种过晚,品种选择不当,就有可能满足不了低温要求,也就不能完成低温阶段发育,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就会出现一直处于分蘖期,不能抽穗成熟的极端情况。
二、怎么应对晚播
图7晚播小麦出苗
既然晚播有这么多缺点,有没有应对措施呢?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采取积极的技术措施,晚播麦田可以实现少减产甚至不减产,尤其是对于亩产-公斤左右的田块,只要应对得当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相对于 播期播种的小麦,晚播小麦要在技术措施上进行调整和改变,以克服晚播带来的不利影响。把在播种阶段可以采取的措施,总结起来,可以称为“六补技术”。“六补”技术就是,选用适宜晚播的品种,“以种补晚”;适当加大播量,增加密度,“以密补晚”;测土配方,施足底肥,保证营养供应,“以肥补晚”;适合作业时立即收获前茬,立即施肥整地,抢时间播种,“以抢补晚”;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植保措施,“以保补晚”;提高播种质量,打好基础,“以好补晚”。三、怎么施用“六补技术”
图8通过审定的晚播早熟品种
1以“种”补晚
相对于正常播种的品种,适合晚播的品种需要的低温和时间要少,也就是说“冬性”弱一些,晚播可以正常生长发育,抽穗成熟,实现理想的产量和品质。另外,选择大穗型适宜晚播的品种,有利于获得更高的产量。本区域的品种,除了个别冬性强的品种外,适当晚播基本都是可以的,播种过晚的,就要考虑冬性调整了, 选用晚播早熟专用品种。2以“密”补晚
图9小麦播种过深影响出苗
小麦是分蘖作物,正常播种的小麦一般每亩会有10-15万个基本苗(播种后出的每一颗苗子,称为基本苗),每个苗会产生8-10个分蘖,最终3-5个分蘖成穗,每亩需要35-45万个穗子才能实现高产稳产。晚播小麦没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分蘖少,甚至没有分蘖,为了保证最终有足够的穗子,就要增加播种量,增加密度,靠足够多的基本苗拿产量。超过适宜播期后每推迟1-2天增加1万基本苗,一般生产上可以按照增加1万基本苗增加1斤播量来大体估计。具体到每一地块的播量要以天气变化和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调整。播量的增加不是无限的,基本苗最多以品种的理想亩有效穗数为高限。比如某品种适宜的亩有效穗数是40万,那么基本苗就按照 不超过40万计算播量。3以“肥”补晚
图10晚播小麦出苗
说到晚播麦田的施肥先要说一说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管秋天什么时间播种,到第二年春天,生育进程会逐步趋于一致,晚播并不会晚熟,甚至会有同样品种适度晚播反倒会早熟一点的情况。也就是说,晚播小麦的春季发育进程会比正常播种的麦田要快,最终成熟期基本一致。春季,气温是一个缓慢波动回升的过程,气温回升小麦生长加快,降温,生长慢甚至停止,所以,充分利用春季气温回升,促进晚播小麦生长是最关键的。如果土壤养分不足就要施肥浇水,浇水会降低低温,延缓气温回升,就会减缓晚播麦田生长,这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晚播麦田一定要避免早春浇水。不浇水就没法施肥,所以说,晚播麦田不适合早春施肥。还要注意,秋季降雨多,田间积水,导致土壤水溶性养分流失。晚播麦田的施肥原则就是,一定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既要满足小麦生长需要,又要改善土壤结构,补充地力,还要满足小麦春季养分需求。4以“抢”补晚
图11国外小麦播种
因为天气原因导致前茬收获晚要抢收腾茬。只要机具能进地作业,就抢时间收获前茬作物,并立即完成施肥整地作业,尽早完成播种任务。田间积水地块要排水散墒抢时间。如果田间积水、湿度过大,要积极排水散墒,以尽早达到播种要求,完成播种任务。另外,催芽促早出苗抢主动。为了提早出苗,尽可能增加生长量,可以进行浸种催芽后播种。图12小麦旋耕播种机
无缝衔接抢时间。收获、滕茬、还田、耕、种等各项作业之间实现无缝衔接,推广使用施肥、整地、播种、镇压一体机,一次作业集成耕种任务。5以“保”补晚
图13小麦种衣剂
做好病虫草害防治,保障小麦健壮生长。小麦苗期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地下害虫和根病。种衣剂包衣拌种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如果往年地下害虫较重,可在耕地前撒施辛硫磷或者吡虫啉等颗粒剂3公斤左右,确保麦苗健壮。对于整地后遇雨湿度大推迟播种的地块,如果杂草多,尤其恶性杂草会先于小麦出苗,造成比常规播种更严重的不利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播种前浅旋耕,也可以在播种前喷施草甘膦灭草。6以“好”补晚
图14播种镇压覆盖不好而露种
在还田,施肥,整地,播种,镇压,植保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肥料深施,土壤深耕,掩盖好杂草及作物秸秆,为播种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前茬作物秸秆无法处理的,及早清理出田块,促进凉晒散墒。播种时适当调整种植规格,适应晚播小麦生育特点。晚播小麦分蘖少,苗期个体占用空间较普通麦田麦苗小,可以采用小行距方式播种,缩小行距有利于晚播小麦获得更好的产量。图15整地作业
切忌为了抢时间,降低播种质量。相反,由于晚播后需要调整的内容多,更要仔细调试,严格要求。机具调整到位再下地作业,作业时先试播检查,进一步调试确认后,正常作业。作业一个往返,二次检查,方可大面积作业,并注意及时查看。播种检查时要认真仔细,首先是看播种量是否准确;第二是看播种深度,晚播禁止播种过深,延迟出苗。但也不要过浅,容易发生冻害。一般3-4厘米为宜。三是检查镇压器,覆盖是否严密,避免露种。如果种肥同播还要查看种子和肥料是否分开,符合侧深的要求,防止肥料烧苗。图16播种过深容易感染根病
播种后春天怎么管理,下次再说。(为什么不说冬前管理?因为晚播麦田一般冬前不用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