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技小麦纹枯病高清图谱及防治措

别名小麦立枯病、小麦尖眼点病

分布为害小麦纹枯病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地区,是我国各麦区常发性病害,一般病田的发病株率10%~30%,重病田块可达60%-80%,特别严重的田块因病害引起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因以上。因病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症状小麦受纹枯病菌侵染后,在各生育期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杆烂茎、枯孕白穗等症状。其病状主要出现在叶鞘上,产生*褐色椭圆形或棱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着色变深,病斑呈云较状,并向内发展为害茎部,重者常早期死亡,小麦后期出现枯株白。

病原无性态为不谷丝核菌RhizoctonincerenlisVanderHoeve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不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graminearumBourdRogers-,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小麦各生育期皆可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严重影响小麦生产。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小麦纹桔病病害逐年加重,病区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发病早的小麦田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甚至颗粒无收。

小麦纹枯病病菌以菌核承受病残体在土中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一般于小麦拔节后开始明品显发病,并不断侵染和再侵染。一般春季温暖潮湿

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在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上,应采取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同同时应注意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单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小麦纹枯病科枯症状

(2)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

施肥技术,合理施用、碳,钾肥,不要偏随、过施氮肥,控制小麦过分旺长,促进其根系发育,增强小麦抗病能力

(3)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采用小麦精量播种技术,降低播种量。

(4)小麦返青后,早流、轻浇返青水,不要大水漫瀬,以避免植株间长期度过大。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这对控制病害有很好效果。

(5)播前药剂拌种,用2.5%菌睛悬浮剂ml拌种50kg,或3% 环隆-g拌种50kg或6%戊唑醇悬浮拌种剂每10kg种子排种70-80g。

(6)春季小麦拔节期,用克/升 ·内环唑10g,或12.5%唏唑醇可湿性粉剂15g,或10%苯醚甲环水分散粒剂20g,防效比单独拌种提高20%·30%,使用克/升苯

甲·丙环乳油不仅治病效果好,还有很好的增产、抗倒作用。增产幅度在2%-10%左右,如病情较重,隔10-15天再喷药1次

小麦纹枯病基部病害症状

推荐一本书:《中国植保病虫草害图谱大全暨防治宝典》全书页,高清图谱介绍,原价元!

《作物营养缺素诊断与科学施肥》,高清图谱介绍,全书页,原价元/本,现推出特价普及风暴元/本包邮!两本一套元包邮!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pz/170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