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秋播大幕即将开启,本报市场版编辑特采写了一组秋播稿件,为读者梳理小麦、油菜等作物近一年来的市场行情,分析和预测来年的价格走势,以及在市场化进程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传统农作物的售卖方式有没有出现新的亮点等,希望给读者带来帮助。
年小麦总体呈现丰产丰收的局面,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积极,同时,受局部地区疫情以及河南暴雨影响,也出现异于往年的走势,但总体上仍在正常轨道上运行。上海钢联农产品网分析师吕凤阳表示,秋播小麦种植面积或高于上年,明年小麦 收购价也有上调的可能。
优质优价明显
年小麦种植面积万亩,比年增加.4万亩,增长0.9%。单位面积产量.9公斤/亩,比去年增加4.2公斤/亩,增长1.1%。总产量万吨,比去年增加.9万吨,增长2%。
年小麦质量整体较好,局部地区受阴雨天气的影响,造成小麦呕吐*素超标。市场价格方面,开秤价比往年高,多元主体入市积极。持粮主体看涨后市,各主产省之间小麦价差逐渐缩小,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小麦开秤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1~0.2元/公斤。新小麦初上市,遭受阴雨天气质量堪忧,市场对陈粮需求增加,导致市场价格季节性下跌不明显。小麦市场价格经过短时间的下跌后开启了上行之路。
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上旬,河南地区暴雨影响市场购销,农户和基层粮点有积水情况,市场对小麦质量表现出担心,拉高小麦价格重心。与此同时7月下旬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面粉需求增加,面粉企业开机率上调,对小麦需求增加。部分地区物流交通受阻,跨省运输运费提升。制粉企业不断提价收购吸引粮源,推动小麦价格上行。
8月下旬至今小麦价格趋于平稳,面粉需求放缓,面企补货动力不足。节日对面粉需求的带动并不明显,面粉市场购销平稳,市场价格也较为稳定,无明显波动。临近新玉米上市,粮商腾库意愿加强,逢价高出货,市场散粮供应增加,小麦价格震荡运行。目前市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