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疗白癜风 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
▼
研究表明,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然而,小穗粒数对产量遗传贡献尚未深入研究。虽然已在小麦的14条染色体上鉴定了多个控制小穗粒数的QTL,但其遗传机制不甚清楚。Sakuma等人利用携带野生二粒小麦2A染色体的硬粒小麦,构建了重组自交代换系(RISL)群体,利用该群体在2A染色体上定位并克隆了能增加小穗粒数和穗粒数GNI1基因。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刘亚西教授团队在TheCrop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QTLmappingforgrainnumberperspikeletinwheatusingahigh-densitygeneticmap”的研究论文,利用55K芯片检测数据,在六倍体小麦的2B和2D染色体上定位了3个新的控制小麦小穗粒数的QTL,并在遗传背景不同的3个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中验证了主效位点QGns.sicau-2D-2。以高小穗粒数小麦材料H和已公布参考基因组材料中国春为亲本,通过单粒遗传法构建了高世代RIL群体,利用小麦55K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个包含个bin标记(21,个SNP)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该图谱遗传距离总长为.71cM,标记的排列顺序与在中国春参考物理图谱上的排列顺序高度一致(图1)。图1SNP标记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上位置的共线性关系在4个环境下共鉴定到3个小穗粒数相关的QTL,分别位于2B染色体长臂,2D染色体短臂和2D染色体长臂上,单个位点解释3.07%~26.57%的表型变异。这3个QTL中,主效位点QGns.sicau-2D-2能在所有环境下检测到,解释19.59%~26.57%的表型变异。利用开发的紧密连锁KASP标记,在3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群体中进行QGns.sicau-2D-2效应验证,t-检验结果表明,携带该QTL的材料其小穗粒数显著(P0.01)高于不携带该QTL的材料(图2)。还发现该位点也能显著增加小麦的穗粒数(P0.01)。该结果为后续精细定位和克隆小穗粒数QTL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开发的KASP标记也可应用于小麦育种。图2QGns.sicau-2D-2在3个小麦遗传背景下的效应
(A)HxCN16群体;(B)HxCM群体;(C)HxCY20群体。**,P0.01。
aa,携带来源于H的纯合基因型的家系;AA,携带来源于非H的纯合基因型的家系。
作者和基金项目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林宇和硕士研究生蒋孝*为该论文的共同 作者,刘亚西教授为通信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FD,YFD)和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项目的资助。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麦类分子遗传育种研究组由刘亚西教授领衔,主要开展麦类作物特异新材料创制及高产、抗病、抗逆性状的分子遗传育种研究。在作物农艺性状尤其是株型的遗传解析以及小麦高产、抗病、抗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THECROPJOURNAL
TheCropJournal英文宣传片,敬请收看!
TheCropJournal(《作物学报(英文版)》)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年10月。办刊宗旨为刊载作物科学相关领域 成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我国作物科学研究水平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农业气象等领域以 手资料撰写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以及专题综述等。年TheCropJournal的SCI影响因子为3.,在JCR农学和植物学两个学科位于Q1区,并位列中科院分区农林类期刊一区。–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项目资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