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产量占全年粮食的20%以上。夏粮中超过90%是小麦,农业农村部今天(14日)的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夏粮收获过半,北方冬小麦正在灌浆,距大面积收获还有近半个月。
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丰收有基础
00:41从调度情况看,今年11个小麦主产省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好于上年,特别是穗数增加,夺取丰收有基础。但后期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多个关口。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农业农村部将坚持“丰收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指导各地持续抓好小麦赤霉病和穗期蚜虫防控,推进落实“一喷三防”措施,提前做好夏收机具、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四川小麦有望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西南麦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市,是我国冬小麦最早成熟的地区,小麦的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4%。目前,西南麦区收获已全面展开。
03:02四川是西南麦区最大的主产区。今年,四川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有望继续“三增”。眼下,当地20个小麦主产县麦收进度过半,预计全省多万亩小麦在5月底就要全部收获完毕。
在四川“天府粮仓”核心片区成都龙泉驿,记者看到,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领到任务——全程机械化作业。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一簇簇麦穗吞进“肚”里,将丰收在田直接转化为丰收到手。
打造高质量的“天府粮仓”,四川从政策、科技、资金等多个环节,层层推进个小麦千亩高产展示片、56个小麦百亩超高产攻关方的建设,小麦生产呈现出新趋势,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作用更加明显。“三夏”期间,全省投入小麦机收作业的收割机将达4万台;省农科院和高校联合建设的小麦专家大院以及科技小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地转化推广应用;单产继去年首次实现每亩公斤之后,今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四川乐天农业夏收社会化服务团队负责人王涛:每亩用条播机精量播种,大概播到20万株。每亩25万到30万穗,以往这个地区种植结实率大概90%,所以亩产可以做到斤左右。
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正在催生服务功能更完备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在四川各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粮食产业集群正在大地上“拔节生长”,让农民省心了不少。目前,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4万户,有效服务面积超过万亩次。
记者在成都新津的一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看到,今年新收获的麦子进仓后马上就可以烘干,合格达标后,还会享受到一系列的加工和品牌增值服务,从四川走向全国餐桌。
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发展集团负责人谢文明:我们在全省提供全链服务、全年无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预计三年内覆盖全省80%以上的农业生产区域,五年内服务总量达到万亩次,在四川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起到示范带动牵引作用。
百余架无人机“一喷三防”为夏粮丰收护航
黄淮海主产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五省,小麦产量占全国冬小麦产量的84%。目前,黄淮海冬小麦正处于最后的生长关键期。各省结合小麦赤霉病、条锈病防控,强化资金投入,全力组织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
02:37眼下正是小麦灌浆关键期,在山东省昌邑市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几架飞防无人机一字排开,白色水雾均匀喷洒在绿油油的麦田里。
为了确保“一喷三防”全覆盖,记者在农技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