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麦6项播种关键技术,切实打好小麦丰

种植小麦的农户,相信听过下面2句农谚,第一句“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第二句“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到底什么时候播种小麦呢?从实际种植经验来分析,我国小麦主产区分布广,南北区域不同,气候不同,小麦的播种时间也不同。小麦播种时间要因地制宜,不论是寒露还是秋分,适合当地的时间,才是最佳的播种时间。

针对今年小麦秋冬种生产形势,要以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为重点,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指出着力落实六项播种关键技术,推进小麦规范化播种,切实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一、精细耕地

采用大拖拉机深松或深翻,深度25厘米,深松后撒肥旋耙两遍(深翻得先撒肥),除净根茬,粉碎坷垃,再用土耙锁耙两遍,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根据播种机播幅宽度,打好畦田待播。麦田打畦适宜长度30–50米,宽度2-3米。采用旋耕的麦田,要注意耙压踏实土壤,防止因土壤过于疏松造成深播弱苗,及表层土壤失墒快而影响根系和麦苗生长。

深耕一次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因此不必年年深耕。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可每3年深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旋耕或浅耕等“少免耕”措施。

二、选用良种

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优质品种,同时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三、药剂拌种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以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为害。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药剂拌种后出苗率会略有下降,要适当增加拌种后用种量。

四、适墒播种

小麦播种时耕层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在适宜墒情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播全苗,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各地一定要注意创造条件争取适墒播种,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造墒,水分偏多时注意排水降渍。

五、适期播种

一般主产区的播种时间,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淮冬麦区10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西南冬麦区10月下旬至11月初。在具体确定冬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情况等。

六、适量播种

适时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数量,北部冬麦区控制在20万—25万,*淮冬麦区北部15万—20万,*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13万—18万,西南麦区16万—20万,西北麦区因地因品种调整。播期晚于本地区适宜播期之后,小麦单株分蘖会减少,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0.5万—1万。

同时除了上述六点外,秸杆还田还应注意对前茬种植玉米的地块,要结合收获将秸秆粉碎还田。结合整地亩施丰云万保19-19--60kg,可快速补充前茬作物带走的带走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可以加快秸秆腐熟过程。确保底肥充足,为小麦高产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小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p/35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