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提高小麦产量,应从小麦早播、翻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入手,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同时,为增加农民收入,应提高土地使用率,采取复播栽培技术,小麦成熟后及时收割,并播种其他作物。基于此,本文详细介绍小麦高产栽培及复播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有利于延长小麦的春化时间,对穗分化非常有利,更容易获得壮苗和大穗。播种小麦时,一般采用顶凌播种模式,当土壤化冻达到5cm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
1.2土地翻整
3月下旬至4月初,麦苗出土前后应人工耙地两三次。对于盐碱度比较大的土地,耙地次数要达到3次以上,为全苗播种打下良好的基础。
1.3播种
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小麦地,m土地播种39~42kg新春6号种子,确保小麦苗可以达到45万~48万株即可,其麦穗成活率要达到40万~42万株,保证单次产量可以达到kg以上。
1.4施肥
施肥时,每kg籽粒的施肥量为8kg,m土地能够产kg小麦,所投肥料的总量不能低于kg。其中,基肥和种肥的用量各为50%,追肥在第一水时为20%,第二水时为10%,第三至第五水时为20%。
1.5除草与化控
为了促进小麦茁壮生长,第一水后要将气温保持在20°C。在机车可以下地后进行化除,灰藜和扁蓄等杂草采用64%二甲四氯粉剂进行防除,确保小麦高产。为了避免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在小麦拔节前使用矮壮素进行化控,第1次化控在小麦第一水后和第二水前,第2次化控在小麦第三水前,能够缩短第一和第二节间。
1.6灌溉
灌溉时,头水早可促进麦苗早发芽,对小麦进行透水灌溉要比常规小麦提前两三天;二水能够帮助根层脱盐,防止土层出现裂口将根系拉断,可以延长幼穗分化;三水能够控制第一和第二节间的基部生长,使得无效分廉死亡,将营养集中起来提供给有效分蘖,帮助幼穗分化;四水能够确保小麦水分需求,还能回避6月5~15日之后的雨天和大风影响;五水要在无风天气进行抢灌,减少倒伏现象的出现,能够保证灌浆,提高千粒重。条田地段的沙性比较大,如果出现干旱天气,要根据墙情适当增加灌溉次数,进行水水带肥时,水与水间隔不能多于15d。
1.7喷施叶面肥
为了增加小麦的千粒重和穗粒数,在整个过程中要喷施叶面肥两三次,能够有效预防干热风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1.8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病害防治的重点是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幼苗至抽穗期均可感染发病,小麦扬花之后遭到侵染就会出现穗腐现象。当田间潮湿时,侵染部位出现粉红色霉层,病菌侵害到穗轴和穗颈,会出现枯死现象。为防治该病害,应使用2.25~3.00kg磷酸二氢钾加0.8~1.0L咪鲜胺,再加上1.5L/hm酿造米醋;也可使用2.25~3.00kg磷酸二氢钾,加~g多菌灵悬浮剂,并加上mL益护,再加上mL米醋。
2)虫害防治:虫害防治的重点是粘虫与蚜虫。对于蚜虫的防治,一般1m有10只以上的一二龄幼虫,30只以上三四龄幼虫,在幼虫3龄时使用~mL/hm溴氰菊酯兑水混合均匀后喷洒,也可使用~mL功夫喷雾防治;对于蚜虫防治,在蚜虫有只时,使用~mL/hm,功夫防治,也可使用~mL/hm敌杀死进行防治。
1.9及时收获
7月15日根据小麦成熟情况,适时进行收获,7月25日之前必须完成收获。准备进行复播的条田,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翻耕和铺滴灌带,为接下来的复播和移栽苗做好准备。
2复播玉米
①6月15日,使用遮阳网遮住冷棚培育玉米苗,避免玉米苗生长太快。小麦收割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整地、铺膜、铺滴灌带和移栽等工作,并在7月20日之前完成所有的移栽工作。②选择品种时,要选择青贮、高产玉米品种。③株行距应控制在(40+60)cmx25cm,理论上应保证栽植密度约在株/m。④耕地之前,m要施45kg底肥,移栽后要及时进行浇水、保墻、除草和施肥,确保移栽成活率,让幼苗整齐茁壮生长;生育期内m追施30kg尿素,促进玉米的营养生长。
3复播大白菜
①小麦收割结束后及时腾地,然后翻耕整地,耙平并整细,再做畦或者起垄。耕翻时,m施4~6t有机肥,在杂草比较多的地块使用0.12~0.15kg氟乐灵乳油或者0.22kg48%地乐胺乳油兑水30kg,傍晚时进行喷洒。喷完后立即耙耨整平,耙耨深度6~8cm,并在7月下旬完成大白菜播种。②播种前,使用0.4%种子量的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从而避免发生霜霉病。③采用机械播种时,m播入0.4~0.6kg种子,行距保持在50~60cm,播种深度要达到1.5cm;进行人工点播时,m播入0.22~0.30kg种子,行距保持在40~50cm,深度为1.5cm;使用垄播法时,必须在起垄之前浇水,合墻时沿着垄一边的水线挖开细沟进行播种,且种子和肥料不可混合在一起施入地块,施肥深度在8~10cm。
4复播甘蓝
①6月底至7月初培育幼苗,收割完小麦后及时进行整地,8月初进行移栽;②选择品种时,应选择早熟品种,如甘蓝,让其借助8~9月的光温条件,可以在正常情况下确保叶球生长充实;③培养基质成分应有珍珠岩和草泥炭,1m基质中需要添加20kg三料磷肥;④育苗盘大小为31.5cmx60cmx20cm,育苗盘上有个穴,穴的形状则为上小下大型,在基质中掺入水进行搅拌,当呈现半湿半干状态时便可装盘,采用气吸式多孔点种机,每穴点种三四粒,然后覆盖基质,利用木板条将其刮平。
5结语
小麦高产栽培及复播栽培模式发展前景广阔,能增加产量和利润,是目前促进农业迅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虽然存在部分问题,致使一年两熟式种植暂时没有获得良好的收益,但是,为今后的种植提供给了有效的参考,为今后一年两熟式种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