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粮价的暴涨,给咱农民带来哪些启发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009/14023074580.shtml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际粮价暴涨,CBOT小麦价格时隔十四年之后再次超过美分/蒲式耳,在3月2日涨停,达到了美分/蒲式耳。CBOT玉米期货主力合约也上涨到了美分/蒲式耳,达到了最近9年以来的新高。基金方面,截至到3月2日,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期间也累计上涨了16.23%。

国际粮价的暴涨有基础面的原因,也有国际局势的影响。年,南美多个地区遭遇不利天气,加上印尼的劳工问题和国际油脂低库存等问题,筑建了粮价上涨的基础。年小麦产量虽然相比年有所增加,但期末库存下降,库销比连续两年下降,叠加玉米库销比的下降,二者成为了市场炒作要点,让粮价上涨之火燃烧了起来。

俄乌是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两国小麦出口量是全球小麦出口总量的29%,玉米出口量占全球玉米出口总量的19%,葵花籽油出口量更是占到了全球出口总量的80%。两国发生冲突之后,国际市场担心粮食运输受到影响,纷纷寻找其他地区的谷物和油脂进行替代,此举犹如火上浇油,促使近期国际粮价暴涨。

虽说国内专家普遍认为国际粮价的上涨对国内粮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此次国际粮价的上涨还是给了我们些许启发,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1、自己的饭碗还是应该端在自己手里

最近几年,为了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我国粮食进口量不断增长,从年的万吨已经增长到了年的1.85万亿吨,我国粮食自给率也从93.4%下降到了80.9%。

国际局势有风吹草动,首先影响的就是全球的粮食价格,粮食自给率下降就意味着我国粮食价格受国际粮价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看似粮价上涨会给农民带来更高的收入,但实际上粮价上涨后人工费用和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的费用都会增加,甚至会出现种地成本的增幅比粮价的增幅更大的情况,这对于让农民彻底脱贫致富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自己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针对记者关于“农业农村部将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耕地保护好,利用好?”的问题时表示,“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底线,不能再低了。”耕地数量的保持就是保住老百姓的饭碗。

2、卖粮模式的改变

早些年,农民卖粮多是将粮食收回家后晾干,然后根据行情出售。这几年在粮食产区流行起了粮食收获后直接卖湿粮,依靠这种模式这两年粮食贸易商赚得是盆满钵满,8、9毛钱收购的粮食卖到了1.4元、1.5元。据了解,现在有些地区的小麦价格已经上涨到了1.7元,虽然农民卖粮可能卖不到这么贵,但是1.5元肯定没有问题,可问题是价格再高也没用,因为农民手里基本没有余粮了。所以,农民应该回归之前的卖粮模式,根据行情卖粮,因为现在的粮食市场国家干预得越来越少,以后涨跌会更加频繁。

3、提高粮价并不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很多农民恨不得小麦卖5元一斤,稻谷卖4元一斤,以为这样就能增加自己的收入,可从这次粮价的大涨中我们可以看出,粮价的上涨只是理论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实际上农民的收入可能更低,生活成本更高。

就拿小麦来说,按照1.6元一斤计算,一亩产斤,比之前0.9元时一亩地可以多卖元,可现在的化肥价格涨幅更大,就拿种地最常用的尿素来说,本周尿素市场主流价格就上涨了80-元/吨,出厂价已经突破元,各地零售价格普遍都在元/袋左右。钾肥的涨幅更恐怖,氯化钾市场销售价已经暴涨到了-元/吨,两个月涨了一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pz/425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