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三年中,全球粮食价格居高不下,这给世界各地造成了可怕的后果,特别是对那些低收入粮食进口国的人们影响最为严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目前有大约3.5亿人处于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态,而在疫情爆发前,这一数字为1.35亿,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增加了2.15亿人。
人们通常认为,当粮食价格上涨时,是供应条件变化引起的结果:影响播种和收获的气候变化;粮食主产国或出口国受到特定的冲击(如俄乌危机);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的供应链中断……
毫无疑问,这些的确是影响粮食价格的可能因素,但它们的重要性往往被过分夸大。事实上,和这些老生常谈的驱动因素相比,其它一些影响粮食价格的新兴力量可能要强大的多。今天,新农鸣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粮食价格背后的“隐形的手”!
价格失衡的全球粮价在下面这张图中,反映了近40年CBOT大豆、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的波动趋势,应该说明的是,该波动趋势基本和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等其它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追踪的趋势大致一致。所以,我们姑且将CBOT期货价格波动趋势视同为全球粮食价格波动趋势。
在年1月至年9月期间,全球粮食价格基本呈横盘整理趋势波动。然而,从年10月左右开始上涨,至年12月,小麦价格同比上涨了40%,大豆和玉米也呈现出同样的走势,这主要归因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供应限制。
此后,年2月俄乌危机爆发,全球粮食价格再次大幅上涨。上涨速度快而且波动幅度大:年1月至5月期间,小麦价格上涨了30%以上,玉米价格上涨19%左右,大豆价格上涨14%左右。
人们普遍将此归咎于俄乌危机,因为这场战争涉及了两个主要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年,俄罗斯是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第四大小麦出口国,两国小麦出口量合计占全球供应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冲突加剧导致黑海粮食运送通道被迫中断,后来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的斡旋之下,制定了黑海粮食出口计划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
而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也导致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无法轻易流入全球市场。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几乎理所当然地认为粮食价格将不可避免地大幅上涨,而市场的确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但如果将这些因素置于全球贸易,这些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绝不是令人信服的论据。这些主要粮食是全球生产的,世界某一地区的短缺可以通过另一地区产量增加来弥补。因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