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机妙“蒜”
中一班班本课程
课程来源
每次午餐环节,总会发现班级的小朋友会悄悄地把葱姜蒜挑出来。这不,一道蒜苔炒肉,肉吃掉了,蒜苔 还是被小朋友倒入了桶里。植物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缓慢的生长过程,也许引导孩子们去感受生命的生长过程,孩子们九懂得珍惜。刚好我们的自然角有大蒜,于是,我们从认识大蒜开始,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收获的喜悦、成长的不易、等待的坚持等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成性活动。
课程目标
1.通过对大蒜的观察,初步了解大蒜的外形、味道等特征。了解大蒜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知道蒜苗和蒜苔都属于大蒜,是大蒜的一部分。
2.通过绘画、装饰等方法,加强对蒜的外形及结构认识,发展创造力与想象力。
3.体验大蒜的两种不同种植方式,大胆猜测、认真观察,在操作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程网络图
“蒜”你识相
教师核心价值取向:以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为视角,以生活即教育为指导,以观察发现为出发点,以问题——“蒜苔炒肉里的蒜苔是怎么来?”为导向,引导幼儿去认识“蒜”、自主思考、讨论、发散思维。
问题一:大蒜长什么样?
王骏驰:老师,大蒜圆圆的好可爱呀~
毛瑾妤:可是闻起来有一点臭。
毛宏宇:老师,把皮剥掉,摸起来滑滑的。
雷子聪:尝一尝……哎呀,好辣好辣
王敬霖:它有好多层皮呀
蒜你识相
“蒜”的一生
问题二:蒜苔是怎么来的?
赖梓萌:老师,这个长长的是什么呀~好难吃呀,我不喜欢吃。
幼儿通过日常经验、回家询问、资料查找、集中教育、自主观察等途径,知道了蒜苔是由大蒜而来。于是通过集体活动我们了解大蒜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知道蒜苗和蒜苔都属于大蒜,是大蒜的一部分。
蒜的一生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