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为安国特色地产品种,其生产区域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国及周边县市。苦地丁为地方用品,前几年用量并不太大,需求主要集中于北京同仁堂;但近几年随着新产品开发,用量有所增加,也有山东、河南厂家购进。
苦地丁用籽种繁殖,其籽种与商品共生,因此苦地丁籽并不存在短缺问题。价格也多是在低谷徘徊。苦地丁亩用籽种量不大,籽种投资也就30-50元。立秋前后种植,多套种在玉米、棉花、花生地里。其中花生地最为适宜,产量较高。第二年5月1日前后收割。正常年亩产量在公斤左右。
用种子繁殖,每亩约需种子3~4公斤。通常与禾本科植物套种。小暑与大暑节待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封垄后,在行间浅锄地面,将种子均匀撒入行间,用大锄推一遍,将种子埋严,浇水,要保持畦面湿润,30天左右出苗。
因地丁为喜阴植物,故出苗后要勤浇水,加强管理。大秋作物成熟收获时,注意不要埋住地丁苗。上冻前要浇冻水,覆圈肥。翌春化冻后,将粪块砸碎,整平。清明至谷雨节新生叶尚未布满地面时,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追后要浇水。立夏后停止浇水,以防茎、叶腐烂,降低产量。
苦地丁质轻泡,因此存储、运输费用有较大制约。随着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农民种植苦地丁一般是随行就市,不愿存储,这也导致苦地丁行情下跌时往往会一步跌至谷底。因质轻泡,运输费用较大,这也制约了外地发展种植空间,这也是苦地丁生产始终难以外扩的重要原因之一。
苦地丁效益与小麦挂钩。小麦当前价格在1.3元/市斤,亩产市斤左右,毛收入在元左右,但小麦生产投入较大:耕地费50元、播种费20元,小麦籽种费用60-80元,底肥元,追肥40元,浇水4-5次元,机器收获50元,合计元左右,则小麦在不计算工值前提下,实际收益在-元。
苦地丁亩产公斤,其生产投资:籽种加化肥投资大约在元左右,其最大投入就是在收获阶段,因必须是人工采割,目前尚无机器应用。一亩地如果雇人须用工3-4个,按50元工值计算,亩投入在-元。苦地丁晾晒占用场地较大,因此农民多是边晾晒边采割。因此,对于散户种植来说雇工费用占比不大。亩产公斤,价格5元,亩收益在0元,净收益也在1元左右。如果按正常年产量计算,当前5元价位农民仍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