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可能偏重发生,防治关键时期需关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我省多数地区的油菜已相继进入蕾薹期至初花期。自3月中旬起,全省将自南向北逐步进入油菜的花期,这一时期也成为菌核病防控的重中之重。由于前期遭受了多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袭击,田间湿度持续偏高,加之部分地区出现的冻害和渍害导致油菜茎秆受损、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增大了油菜菌核病的感染风险。

综合考量当前菌核病的病源数量、油菜的苗情特征以及生育进程,并结合花期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我们预测,我省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程度可能偏重。特别是苏南、沿江、沿海以及里下河等地区,预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菌核病威胁,其发生程度甚至可能超过去年。

品种抗性与苗情

我省目前主导的油菜品种包括沣油7浙杂90秦优0号、德核杂8号、宁杂8沣油和德徽油88等,但它们普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弱。据各地调查显示,3月上旬,我省部分早茬油菜已进入始花期,与往年持平。然而,由于秋播时部分稻茬油菜的播种出苗时间偏晚,播栽期延长,导致油菜的生育进程不一致。部分晚直播的油菜甚至还未进入蕾薹期,使得地区和田块间的苗情差异显著。

此外,2月中旬末后的降雪、冻雨等低温寒潮天气,使得部分油菜叶片受冻、蕾薹结冰,茎秆破裂,生长速度放缓,进一步加大了生育期的差异。预计全省大面积油菜的盛花期将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到来,花期将持续约一个月。由于油菜的抗逆性较弱,易感病期长,这增加了病菌侵染和发病的可能性。

气候条件

油菜生长的中后期,菌核病的流行程度与花期气候密切相关。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流行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据省气候中心预测,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全省的平均气温将比常年偏高0至℃。3月中旬后期,将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影响过程。同时,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期间,江淮之间和苏南地区的降水将比常年偏多0至2成,全省范围内也将有多次降水过程。部分低洼和排水不畅的田块仍存在明水,田间湿度大,这有利于菌核病菌核的萌发和侵染油菜。因此,油菜主产区的盛花期间气候条件总体上利于菌核病的发生、流行和侵茎危害。

防治策略与措施

菌核病对我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前已进入防治的紧迫时期。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的原则,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首要任务是及时清理沟壑、疏通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从而抑制菌核的萌发。在油菜盛开初期(主茎开花率约达80%,一次分枝开花株率约50%时),应立即启动预防措施。若遭遇连续阴雨或花期延长等适宜病害流行的气象条件,需在油菜盛花期隔7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腐霉利、咪鲜胺、异菌脲、菌核净等药剂,并避免使用已产生抗性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物。对于蚜虫严重的田块,需统筹安排防治工作,实现“一喷多防”的目标。由于油菜花期植株高大、田间郁蔽,施药时务必足量,确保全面喷透,若药后3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推荐使用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统防统治,以提高防治效果。此外,还可喷施赤·吲乙·芸薹、二氢卟吩铁、“益施帮”等物质,以增强油菜的抗病抗逆能力,助力提升单产。同时,需注意安全用药,特别是在油菜花期,应停用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以确保蜜蜂采蜜的安全。年3月6日

第9期江苏农业科技报导读

农技0栏目

●麦田杂草识别与用药清除●小麦拔节期前后病虫综合防治策略●九优粤禾丝苗:多地主推的优秀品种

要闻版

●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市场版

●从市场视角看一号文件:扩大油菜种植,降低我国油料对外依存度●水培技术与智能系统结合,蔬菜种植效益显著提升

种植版

●油菜菌核病预计将偏重发生,需加强防治●小麦拔节期到来,高效春管措施不容忽视

农资版

●今年春夏播种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且质量优良●高产、抗病水稻南粳软玉6即将推广,备受瞩目●美邦股份荣获两项园艺作物杀虫专利,实力彰显●中种集团组织专家指导小麦春管,科学助力农业生产

肥料版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推广,拔节期重施氮肥效果显著●云农科技扬州智能配肥服务中心挂牌运营,提供专业服务

法制版

●农药商户需履行告知义务,否则需承担药害责任●购买“农药套餐”时,请务必查看产品登记内容是否完整麦田杂草识别与用药清除

麦田除草用药常见问题解答

稻谷托市收购价格稳中有升

小麦黄花叶病难以用药治疗

小麦拔节后需适当控制生长

我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计将中等至偏重发生

春季小麦病虫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江苏天禾举办年经济作物产品发布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z/81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