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植时如何预防烂根弄清楚其中缘由才好

对于土豆想来大家都不陌生,是餐桌上常见美食之一,其做法多样煎炸煮炖都很美味,且饱腹感强可充当主食,深受大家喜爱。

土豆在我国也有着广泛成熟的种植栽培技术,但近来很多种植户发现自己播种的土豆产量很低,远达不到预期。

不仅如此,在土豆种植过程中还易出现腐烂烂根现象,严重影响土豆产量质量不说,还损害农户经济效益。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要么是和环境温湿度种植管理因素相关,要么是根腐病、环腐病或炭疽病导致。只有弄清楚土豆腐烂烂根的真正缘由,才好对症防治。

01土豆腐烂烂根或可能原因

第一、温湿度

土豆种植时易腐烂烂根,同种植环境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温湿度因素,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土豆烂根。

首先土豆种植中水分必不可缺,需要定时定量补充水分,但要注意的是适量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导致的田间积水问题。

要知道切块种植的土豆不仅脆弱且对细菌较为敏感,若土壤里积累大量水分就会严重侵蚀土豆根茎,导致地下果实吸水过多而撑破表皮,出现腐烂烂根现象。

其次是温度影响,温度过高细菌病菌相对活跃,甚至滋生些新的微生物发酵,导致土豆根茎腐烂。

所以说种植土豆对种植环境有很高要求,需及时排水防晒,创造适宜土豆生长的良好环境。

第二、田间管理不当

另外,日常田管也要谨慎仔细,稍有不当就会导致土豆腐烂在地下。一是避免在重茬连作地块种植,长时间重茬种植土豆会导致田间病原体堆积,且土壤也会产生一定抗性,在此地块上种植土豆极易出现腐烂情况。

二是在土豆栽培中没有及时除去病株残株,导致病原菌残留在土壤中再次危害土豆苗。此外,施肥排水不当也会使得土壤中病原菌繁衍传播,导致土豆根茎腐烂严重,甚至影响到后续土豆产量和品质。

第三、病害因素

除环境种植管理等因素外,烂根病害也是导致土豆烂根的重要因素。譬如根腐病、环腐病和炭疽病等等,都会影响土豆生长使得其腐烂坏死。

根腐病多发生在土豆幼苗期,成株也偶有发生,主要危害土豆根茎。根腐病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先是侵害须根随后扩散到主根部位,造成根系腐烂坏死。

随着根系腐烂程度加剧会影响到地上部分,导致枝叶萎靡,严重时根系变褐根皮脱离,整根腐烂死亡。

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植株地上部分和根茎,导致土豆叶片萎靡,块茎呈环形腐烂。

土豆环腐病主要发生在花期,发病初期叶片下部褪绿且逐渐变*,边缘部位也会出现卷曲枯*现象,此外地下块茎也会逐渐腐烂。

土豆炭疽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土豆产量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发病后土豆块茎叶片都会出现大量黑色斑点。

叶片染病会从叶片顶部向叶片下部侵染,随着病害严重则逐渐向块茎部位蔓延,形成灰褐色圆斑,从土豆幼苗期到块茎膨大期都会发病。

02科学有效防治土豆烂根病

第一、选择优种结合药剂拌种

此外,种植土豆时最好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高的优种,并做好晒种拌种工作。具体将种薯放置于阳光下晾晒,增强种薯活性的同时。

一定程度上可以灭杀种薯表面的病菌虫卵。晾晒完成后用杀虫剂灭菌剂(福美双或*死蜱药剂均可)拌种消*,增强种薯抗病性。

第二、加强田间管理

土豆种植切忌重茬连作,以免病原菌残留在土壤中,从而严重危害到土豆生长,种植时最好同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合理轮作种植。

此外雨后灌溉后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造成的沤根烂根问题。最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株,切断病菌传播途径并大大降低病菌虫卵基数。

第三、药剂防治

在选择优质种薯、合理轮作、及时除草排水等农业综合防治之外,还需在烂根病害发病前期针对性用药防治。

苗期可以用百分之七十浓度的托布津药液或百分之五十浓度的多菌灵药液兑水喷施防治,正常情况下间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能更有效防治。

用药时药量一定要精准,具体按照农药品类使用说明,严格精准用药,切忌随意增减药量配比。另外最好选择有效期内三证齐全的药剂,能有效降低药害。

土豆生长期短产量高,且营养丰富口感佳,具有极高食用和经济效益。不过对于种植户而言,最怕种植中出现烂根块茎腐烂,一旦发生很容易造成土豆减产。

所以种植土豆时定要做好预防补救措施,在排水除草轮作等农业防治的同时,针对性用药防治。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z/368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