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小麦价格继续偏强运行,更多厂家选择提价收购小麦。其中河北的柏乡五得利将收购价格调整为1.元/斤,上涨2分,执行新陈同价,除此之前,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也有多家粉厂上调收购价格。
基层市场一天一个变化,农户惜售的情绪也越来越重,尤其是河北地区,由于近期有阴雨天气,不少农户在地头就将粮出手,水分在20左右,毛粮卖出的价格在1.17元左右,折合到干粮价格也在1.24元左右,这样的价格已经是比较高的价格了,这还是地头装车价。山东有部分地区地头收购价格在1.2元左右,粮点收购价格达到了1.24元以上,而且据了解,这样的情况下好粮收不到,一般质量的粮还得讨价还价,收购的进度比较慢。
现在市场上都在说今年收的粮少,收粮难,农户惜售不卖。其实也不仅仅是农户惜售的问题,看看今年的收购主体:粮库、制粉企业、饲料企业、贸易商、粮点以及行业外主体,每年上市的粮基本大差不差,但是今年的收购主体这么多,人均分到的粮肯定是要比往年少。在如此情绪高涨的抢粮局面下,小麦价格短期内还是会继续冲高,制粉企业马上1.3元,基层的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不过近期市场上的*策风向有些不对,部分粮库并不想通过行业主体来散播收储价格,上面给到的压力比较大,隐约能够感受到现在的市场还是危机重重。虽然默认了小麦价格的上涨,给农户带来更高的收益,再加上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始收割,并不想在这个阶段进行调控,这样的局面非常像去年玉米上市的时候,玉米疯涨几乎快到1.6元国家高层都忍住了动手的情绪,一直到基层的粮卖的差不多了,在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区投放了一部分临储玉米,而且还是定向投放。
这样看来,是不是就能感觉到一丝凉意,之前有朋友开玩笑说,小麦收割完毕之日,就是*策调控稳定价格之时。说实话这真的不一定是个玩笑话,现在为了提振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给到直接的收益是 的,要比各种补助更加有说服力。农户卖粮卖的差不多了,积极性有了,市场该调控的就要调控了,这样一想是不是也有点道理。
现在小麦市场热度真的是越来越高,收购主体也有点失去了理智,除了对小麦质量还有一定的衡量之外,真的是有多少达标小麦就准备收多少的架势。现在收购建仓还是得给自己一个 限度成本,现在市场都说小麦一旦过了1.3元就得面临调控风险,所以在成本方面要计算好。
总的来说,短期内受粮库收购、基层抢粮,小麦价格将小幅偏强运行,不过近期*策面风向频频发声警告,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部分粮库并不想通过行业主体来散播收储价格,只想默默的收。
另外,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开展全国粮食流通“亮剑”专项执法行动,执法重点在收购、销售出库等环节,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