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一年就过去一半
骄阳似火的夏天到了
麦收的季节火热进行时
翻腾着金色的波浪
站在麦田里
看着金*色的麦穗摇曳在风中
麦子从脚下一直蔓延到天际
……
芒种时节前后,丰县农村45万亩小麦正忙于收割,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
小编下乡看到这些砀山农村景象,回忆瞬间飞驰而来...
这片金色的海洋
犹如一张*金的毯子
铺在大地上
丰县田园乡村风光如此美
从空中俯瞰
麦田仿佛是一副浓墨油画
与星罗棋布的民居、树林、道路交相辉映
饱满的麦穗儿压弯了杆儿
好像弯着腰恭敬谦卑的等待开镰的一刻
此时远处已经依稀听见收割机的轰鸣声
越来越近,眼前熟悉的场景。
麦穗金*
风吹麦浪
蓝天白云金*的麦田
收割机轰鸣着奔驰欢歌
勾勒出整齐的丰收画卷
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麦*快割、麦*快割……”布谷鸟唱着清脆的歌儿从头顶掠过。
这熟悉的鸣叫和那田野上金色的麦浪,勾起我们对童年时收麦的记忆。
丰县的麦田里偶尔夹杂着一片果树,丰县城北多麦田,城南多果树。
联合收割机所到之处,尘土飞扬
可帮了不少农民的忙。
“现在,收麦比以前轻松多了!
有了收割机,这地个把小时都收完了!”
师傅说从淮北濉溪过来的
她手里拿的工具,
相信农村的你一定知道干什么用的!
这么一大片地,一会就割完了
直接把麦子“吐”出来
农户只需要准备好麻袋、三轮车、小卡车……
装好小麦,拉回家晾晒即可
那充实饱满的麦粒
像希望的种子
长在人的心里
很多丰县人有一种记忆,叫爷爷奶奶带大的。
小时候就喜欢跟着老人家,东家溜溜,西家串串,逮个虫子,拾个麦穗。虽说没有那么多电子产品、零食玩具,但这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或许此生都难以忘记。渐渐的,你远离了家乡,他们也佝偻了身躯。
刚才还是麦浪滚滚,继而变得苍凉而辽阔。收获的人们,顶着37度的高温天,不紧不慢的在田间走过,蹲守在地头,或者坐在运输车上,指挥着收割机,机械化替代了农耕,是农村现代化的一次革命,可那渐渐消逝的岁月让人留恋。
麦田边,各种车辆响着大喇叭一趟趟驶过巡查,禁烧一刻也不能放松。
农村家庭的标配:知名三轮车
这车一般人可摇不着火,
一不小心打住胳膊都是轻嘞!
晒麦搂麦,扫去麦糠
房前屋后水泥地上晒满了金灿灿的小麦
村里的小广场也成了临时“麦场”
不管天气炎热,麦子一旦成熟
就要颗粒归仓,这是农民的职责、本分
一捆捆秸秆从秸秆打捆机里滚出,再由机动三轮车运出麦田,真是省时省力又环保。
耕耘了收获
收获了再耕耘
一如这片土地上
勤奋、务实的人们
农忙时节,有时候温饱就在地头解决了,清凉的啤酒肯定是不能少的。
收麦标配,啤酒+变蛋。啤酒得喝冰镇嘞,变蛋剥开不用洗,哪恁讲究,吃嘞就是这个味儿!
麦子入仓,心里不慌,只要没入仓,就不放心。小时候看场,你还记得吗?
傍晚的时候,缕缕炊烟揉碎在夕阳里,辛劳一日的乡亲们最惦记的就是好好的吃一顿。
烟火,最抚人心
一锅死面饼地锅菜
一碗炸开花的绿豆稀饭。
一碗白面疙瘩清汤
一碟香喷喷的炕馍。
一碗凉面条,多放点蒜和麻酱
几乎能忘记所有山珍海味的味道
喝碗糊涂,再加上一点咸菜
zei毁啦
一到麦收,还是想家,农村人有一种情结,叫“回家收麦”,为啥机械化这么发达了,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还要回趟家呢?
绝大多数的朋友说:家里有爹娘,有老婆孩子,也就是找个借口,回家看看!
不管我们在哪里,挣再多的钱,家中的这块土地,始终牵动着无数游子的心。春有授粉、夏有油桃西瓜小麦,秋有玉米和酥梨苹果等等,有时,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回家的理由。
希望在丰县人漫长的记忆里
别忘了老家那处农田
别忘了劳动者的艰辛
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资料来源:丰县老乡会、网友爆料、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删
告知:本文由百家号、爆料哥说、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未注明者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