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产量小麦分蘖少是怎么回事怎么增加有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小麦分蘖数少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小麦分蘖期应格外重视。分蘖穗和主茎穗一起组成了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即亩穗数。因此分蘖的多少及壮弱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那么究竟什么因素直接影响小麦的分蘖数。

什么是小麦分蘖

小麦出苗到拔节前的这段时期称为小麦出苗分蘖期。这时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生长分蘖和根系,同时幼穗的小穗原基也在分化,是决定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抓好全苗、早扎根,达到分蘖足、麦苗壮、根系发达、安全越冬,为小麦多穗、大穗打好基础。1、小麦分蘖的特点小麦的分蘖就是小麦的分支,它是小麦的重要特征之一。分蘖是以主茎为中心,在分蘖节上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形成。凡由主茎分蘖节产生的分蘖称为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再生分蘖称为二级分蘖,如此循环增长,只要条件适宜,一株麦苗可生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分蘖。分蘖发生在分蘖节上,分蘖节是主茎或分蘖埋藏于地面以下,密集于植株茎基部的节和节间。特点是:节间不伸长,节密集,每个分蘖节都能分化出分蘖芽和次生根。2、小麦的分蘖时间小麦一生分蘖增长有两个旺盛阶段:适时播种的冬小麦从出苗后半个月左右开始分蘖,到平均气温下降到3℃,停止分蘖进入越冬期,为小麦第一旺盛阶段。越冬后,当气温回升到3℃以上,小麦开始返青,分蘖继续发生,到起身期出现第二旺盛阶段。正常情况下,主茎及年前大部分分蘖成穗率较高,而冬前较晚出现的分蘖和春晚生分蘖成穗率低,一般不能成穗。

小麦分蘖主要作用

1、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麦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构成,分蘖穗所占的比例因肥水条件、种植密度、品种特性等不同有所区别,一般水肥条件一般产量的麦田,分蘖穗可占30%,高产麦田的分蘖穗甚至达到60%。

2、分蘖是看小麦苗管理的重要指标

苗期分蘖的多少,分蘖速度的快慢可以作为苗期形态管理的一种形态指标。生产上可根据分蘖的多少,叶蘖发生的相关性等及早区别出壮、弱、旺三种苗情,以便区分管理。据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当亩穗数相同或相近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多产量高;同时,分蘖节又产生大量的次生根和近根叶,所以分蘖又是衡量幼苗壮弱的指标。

3、小麦群体的自动调节过程靠分蘖

小麦田间群体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分蘖而不是主茎来自动调节的,这是因为分蘖对外界环境的反射比主茎敏感,良好的条件下分蘖发生多且生长旺盛,条件不良时分蘖首先受到抑制。生产上即使基本苗相差悬殊,但通过肥水调控,最终亩成穗数可以很接近,就是利用了分蘖的自调作用。

4、分蘖有再生作用

在分蘖期,小麦不仅在分蘖节处产生次生根,而且还能形成许多分蘖幼芽,以适应各种不良的环境而保持自身的生存,即使有部分主茎遭受雹灾、冻害死亡,即使这时分蘖期已经结束,只要条件适宜仍可再生成新蘖并形成产量。.

冬小麦分蘖少不分蘖原因

1、播种过晚

冬小麦播种时节一般集中在9、10月份,即寒露和霜降中间半个月时间,其它地区根据生产习惯来定。播种过早,小麦生长旺盛,冬季休眠前生长过多易早衰,且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冬休前积温达不到,分蘖少或不分蘖。播种过晚一般都是由于雨水过多,错过播种时间引起的。

2、播种过深

播种太浅,不利于生根、保墒;太深也不利于生根,就会发生分蘖少或不分孽现象。一般播种深度3-4厘米为宜,5-7厘米分蘖晚且小,10厘米以上基本没有分蘖。

3、密度大

小麦与水稻同属于禾本科植物,都具有分蘖性质。水稻生长期温度高、水分足,普遍分蘖快、多,因此生产实践中水稻无论直播还是移栽所需种子比小麦少很多,小麦需要合理密植,不然产量较低。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封行过早,无自由分蘖空间,分蘖少或不分蘖。

4、土壤缺墒

处于快速分蘖期土壤持水量为60%-80%,水分不足,甚至干旱,根系不能下扎,生长缓慢或停滞,分蘖少或不分蘖。

5、土壤板结

一般为三种:一是长时间使用低劣化肥,土壤酸化板结;二是砂性土壤,无翻耕习惯,长久土壤板结;另一种播种时雨水过多,为抢季节仓促整地,土块多为大块死泥未达到松碎程度,墒情丢失过快、过多,根系不能下扎,分蘖减少或不分蘖。

6、养分不足

小麦三叶期以后,种子营养消耗殆尽,养分由土壤提供。施肥不平衡,分蘖受阻,缺氮与缺磷表现较为突出,分蘖少或不分蘖。地力高、氮磷丰富、土壤含水量在70%~80%时有利于分蘖。单株营养面积合理、肥料充足尤其是氮磷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利于形成壮苗。生产上,水肥常常是分蘖多少的主要制约因素,往往可通过调节水肥来达到促、控分蘖的目的。

7、盐碱地

盐碱地普遍具有旱、涝、盐碱、薄(肥力差)、板五个特点,生长缓慢,易发生分蘖少或不分蘖现象。

8、积温

出苗后至越冬前,每出生一片叶约需70~80℃的积温。要保证冬前形成壮苗(按6叶1心计算),需0℃以上积温为~℃。晚播小麦积温不足,叶数少,分蘖也少。

小麦促进有效分蘖方案

由此看来,小麦分蘖少或不分蘖机理复杂,因此,要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当然肥料补充也是必不可少。

小麦分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出苗到拔节以前的这段时期都是小麦的分蘖期。

冬小麦会有年前和年后两个分蘖高峰期

一般,冬小麦正常播种时,出苗后15-20天,到四叶的时候就开始分蘖了,主茎第一个叶腋就会长出第一个分蘖。以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主茎叶片数的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分蘖高峰期。越冬期小麦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长,也就不再分蘖了。

等来年开春后,气温回升,小麦开始了春季分蘖,在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生分蘖大量发生,小麦出现了第二个分蘖高峰期,至起身到拔节期达到高峰。

小麦播种晚,年前分蘖差,有些甚至没有分蘖。因此,一定要抓住小麦年后分蘖机会,加强田间管理水平,提高小麦分蘖率,让亩穗数达到高产田要求。

冬小麦在返青至拔节这个时期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根系生长和分蘖生长,同时幼穗的小穗原基也在分化,是决定穗数和奠定大穗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抓好促壮苗、促发根,使麦苗壮、根系发达、达到足够分蘖量,为小麦多结穗、结大穗打好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p/725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