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预测与建议

河北省年冬小麦适宜播种期预报

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联合发布,预计年我省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将较常年略晚。具体而言,北部麦区适宜在0月日至0日之间播种,最迟不得超过0月5日;中部麦区适宜播种期为0月5日至6日,最迟不得晚于0月2日;南部麦区则适宜在0月8日至20日之间播种,最迟不超过0月25日。

此外,我省冬小麦主要种植冬性和半冬性品种。冬性品种的适宜播期要求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8℃,而半冬性品种则需要日平均气温稳定在4~6℃。在播种至出苗的过程中,冬小麦需要≥0℃的积温约为20℃,并且主茎每长出一片叶需≥0℃积温约70~80℃。为了确保冬小麦能够安全越冬,主茎叶龄应达到3片以上,而达到壮苗标准则需要主茎叶龄达到4~5片叶。因此,在播种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过早或过晚播种导致的不利影响。据省气候中心预测,河北省0月份气温将略高于常年;而到了月份,气温预计将偏高约℃。此外,初霜日期与常年相比可能会晚出现至3天。基于这些气候趋势,我们预测今年麦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8℃的时间,北部麦区大致在9月下旬后期至0月上旬前期,中部麦区在0月上旬前期至中期,南部麦区则在0月上旬中期至后期。同样,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4℃的时间,北部麦区为0月中旬前期至中期,中部麦区为0月中旬中期至后期,南部麦区为0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结合冬小麦冬前形成壮苗和安全越冬所需的最低叶龄积温,我们进一步预测今年我省北部麦区的适宜播种期为0月日至0日,最迟不得晚于0月5日;中部麦区为0月5日至6日,最迟不得晚于0月2日;南部麦区为0月8日至20日,最迟不得晚于0月25日。图展示了年河北省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预报。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秋收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土壤墒情。

目前,我省的秋收作物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后期。春玉米已完全成熟,夏玉米则处于蜡熟至完熟的阶段,花生也已从饱果期进入成熟期,而夏大豆则正处于鼓粒的中后期。整体来看,这些作物的发育进度与常年相比基本一致,预计大部分秋收作物都将在冬小麦的适播期之前顺利收获。

此外,从年7月开始,河北省的大部分麦区都迎来了充沛的降水。特别是邢台东部和北部、石家庄和衡水两市的大部以及以北的麦区,累积降水量达到了至毫米,比常年多了0至毫米。其中,沧州、保定、廊坊、唐山和秦皇岛五市的大部降水量更是超过了毫米,比常年多了毫米以上,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底墒。尽管邢台西南部以及邯郸大部的降水量为40至毫米,比常年少了0至70毫米,但整体而言,底墒条件仍然较为适宜。

根据9月25日的土壤水分自动站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河北省的大部分麦区土壤墒情良好,0至20厘米深的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60%至90%之间,局部地区的湿度甚至超过90%,田间未见明显积水,这样的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的播种非常有利。

展望未来天气趋势和气象灾害风险,省气象台预报未来0天(9月26日至0月5日)内,9月26至28日西部部分地区将有降水过程,而29至3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也将迎来降水。除降温过程外(9月30日至0月日),其他时段气温较为平稳。省气候中心预测,0月5日至20日期间,平均气温将比常年高出0.5至℃,期间虽有降温过程(7至8日、3至5日),但总体而言,气象条件对秋收作物的腾茬收获和冬小麦的播种较为有利,无连阴雨灾害风险。依据农田水分预测模型和逐日降水量预测结果,预计截至0月日,邯郸中部麦区的0至20厘米土壤可能出现轻至中度干旱风险,但其他大部分麦区无干旱风险。

四、生产建议

随着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临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各地应抓紧秋收秋种的各项准备,包括农机具的调试,以确保适时开展秋收与冬小麦的播种工作。今年气象条件整体有利,为秋收作物与冬小麦的顺利播种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建议采用“双晚”技术,即秋收作物在适期后适当晚收,同时冬小麦在适播期内推迟播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秋粮产量,并为明年的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冬小麦播种前,必须进行精细的整地工作。特别是对于秸秆还田的区域,应确保秸秆被充分粉碎、均匀抛洒,并通过深翻和掩埋等措施,避免土壤出现悬空,从而影响麦种的正常萌发和根系的健康发育。对于存在干旱风险的麦区,可在播后采取镇压措施,以保持土壤湿度,抗旱防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p/72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