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以感觉出来,政策更倾向于小麦涨价,这样就可以自动在饲料领域中退出来。小麦之所以出现落价,完全是由于自身短期供需关系决定。人为的放大了恐慌情绪,其实小麦的利空在哪?大家冷静想想?
目前基本面没有改变,政策没有调控,哪来大的落势?会反弹。
玉米较复杂,尤其东北地区。但是友善的提示注意粮食质量就可以了,过分渲染坏粮只能使复杂的局面更复杂。该明白的自然已经明白,不明白的只能等待事实给出答案。
适当的提示风险,靠谱的信息,都要适可而止,不然会反其道而行,好心办坏事。
利空出现的同时往往也是伴随利好结伴而行,就说期货,上涨时没有带动现货抢粮,反而助涨了价格,很多人借助这波价格获利。期货落价,也只是资本被现货收割,仓皇离席,使玉米逐步回归产业的供需。这样价格的水分就接近“自然干”,后期的风险就降下来了。
东北会面临第一波玉米集中上量,但是也要看到需求方没有库存,在未来的一整年里,就都要靠贸易粮来补充吗?该建的还是要建,目前戴的一次“眼罩”不还没完全摘下来吗,还会在学寒号鸟吗?
那些稳如泰山的龙头大企业在等待落价,但是相对应的不也是得收购吗?
实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性质,一味渲染利空,制造恐慌没必要。参与者的心态平和了,波动自然就小了!
无论是收购方还是农民都对行情又自己的判断,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就可以了,其余的都是参考,没必要纠缠在各种噪声里,影响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