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t52mall.com/本期主题:种植冬小麦时经常出现种植密度过大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三农导语:种植密度的高低对于作物的生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当作物种植密度过大时,往往会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响,例如作物与作物之间出现争抢养分的情况,导致作物弱苗的情况发生。植株行间密度过大还会造成通风透光能力变差,空气湿度大,容易滋生病虫害。为了吸收更多的光照,作物的植株都会生长得比较高,导致秸秆细长,在遇到大风天气后会出现大面积的倒伏等情况发生。通过上述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作物的种植密度过大,确实有不少坏处。那为什么在种植小麦的时候会种的那么密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土壤比较贫瘠,往年种植小麦的出苗率并不高,为了能够提高出苗率,种植户在播种的时候会刻意的增加播种量,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麦苗过密的情况。另一种原因是现在播种都是使用的大型机械,如果操作不畅又或者技术不熟练时,无法做到均匀播种,导致小麦种子比较集中又或者下种较快,播种量增加,这时候小麦的种植密度也会过大。一般情况下,一亩地大概需要30-35斤麦种,如果播种量较多,且小麦发芽生根的状态正常时,那必然会出现密度过大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就要做好治理措施了。一、疏苗。疏苗用农村话讲也叫剔苗,顾名思义就是把多余的麦苗进行剔除。这也是治理密度过大问题的最主要的一项措施。给小麦剔苗并不是说随时都可以,它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当麦苗生长到3片真叶的时候进行剔苗最合适,剔苗的时候优先选择将弱苗、细苗、黄苗、小苗等长势不旺的幼苗进行剔除。至于剩余幼苗的数量要根据土壤的肥力以及小麦的品种和性能综合考虑,灵活把握。二、浇水施肥。小麦的种子在生根发芽期间,吸收了土壤中不少的水分和养分,正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导致土壤中的养分过早的缺失,即使对多余的小麦幼苗进行了剔除,但剩余的幼苗仍然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所以这时候最好进行一次浇水补肥工作。在施肥的首可以选择重施氮肥,同时搭配少量的磷钾肥,这样可以促进幼苗的长势,更容易长成小麦壮苗。而且这时候补充水肥,可以让幼苗有充足的养分积累,这样对于越冬也更有帮助,也能缩短年后的返青期。三、抑制麦苗长势。由于前期小麦幼苗竞争养分的压力太大,导致大多数幼苗都没有长成壮苗,秸秆都比较细弱,这种情况会极大地降低小麦的抗倒伏性。为了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我们在进行疏苗以后,还要在小麦生长到第5片真叶时对它进行控旺,压制小麦的长势,促使小麦的根系生长,使得小麦植株更加粗壮。小编有话说:并不是说作物种的多产量就会越高,过度的密植只会导致小麦减产的情况发生,所以当遇到密植过度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理。此外也要强化播种技术,从根源上杜绝密植过大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