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当前正值冬小麦的秋播时节,由于冬小麦产区位置气候的不同,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多集中于9月下旬到10月中旬这一个时间段,但是由于今年“拉尼娜”现象(常规情况下导致冬季温度低于往年的气候现象)被炒的火热,部分可能受影响的冬小麦产区的农民朋友选择了适时晚播(约在10月20日前后,播种过晚或会对小麦安全越冬有所影响),以促助小麦冬前的健壮生长。小麦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为万公顷(较年略有下降),总产量为万吨(较年略有增长),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和水稻,其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球范围内多国泥陷粮食危机问题前提背景之下,我国虽完全可以保障粮食安全仍需居安思危,因此在小麦有限的种植面积之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就成为了加固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小麦增产的方法途径有很多,科学合理的施用肥料一定是助促小麦提高单位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现阶段小麦种植生产过程中小麦的施肥管理却存在诸多的负面问题。同时在对小麦科学施肥的理解以及选肥种类和肥料的使用方法上存在“盲从”、“不合理”、“片面”等不利于小麦增产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客观、多角度出发的来聊一下怎样给小麦施肥,小麦才能终得真正意义上的“增产”。配方施肥肥效佳,但要兼顾配方的“真实性”和使用的“可行性”其实不只是小麦,当前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在大多数农作物进行施肥管理时,“配方施肥”都被推为首选且肥效佳的施肥方式。但是在“配方施肥”被推为“首先”的同时,它却也是被作为实际使用者的农民朋友诟病最多的施肥方式之一。为什么呢?当然绝不是配方施肥本质上的不好,“地里缺啥补啥,作物需啥供啥”,如此的本质即便是不种地的也会觉得它好。如此好的“配方施肥”之所以还被诟病,就要谈到两个问题肥料配方的“真实性”和配方施肥的“可行性”。首先配方施肥前提是要搞清楚“地里缺啥”和“作物需啥”,而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耕种习惯不一,因此不同区域内“地里缺啥”不一定;另外不同作物对肥料养分的需求并不一样且即便是同一物种如小麦,不同的商品种对肥料养分需求也会略有不同。这也就意味着,要进行科学的配方施肥,首先要要保障的是因地制宜;其次前期测土定“缺”的工作量不会小;因此配方施肥属于区域性精细农业的范畴。在当前我国肥料供给现状之下,肥料企业很难完成这项工作,而“配方施肥”又那么好,有的肥料企业爱赶风头、乐钻空子出了普适性的“假配方”。普适性的工厂肥农民用后和之前没两样,怎能不有所诟病。再谈配方施肥的可行性,我们前面说的配方施肥是区域性的精细农业,前期“测土定缺”需要耗费人力财力,增加成本投入,这对于一般小规模、家庭式种植小麦的农户来说,是不划算的,因为小麦产量的提升有时候并不意味着增加农民收益,非收益最大化的做法,可行性不高(当然有些地区,相关部门会免费组织农户测土,这可行性就相当高了,但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测土定缺”的是官方!)。结合以上两个问题,依农给在种植小麦时进行配方施肥的农民朋友两个建议,其一莫轻信商品化的“配方肥”;其二建议小麦种植大户,自主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投入产出比会明显提高。使用商品化肥学问多,真假辨别、施肥方式要掌握商品化肥使用起来方便简单,是当前小麦种植生产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肥料之。而在商品化肥的使用过程中,困扰农民之处也相对较多。选择、施用稍有不当均会影响小麦的最终产量以及农民朋友的综合效益。商品肥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农民朋友掌握,其一是肥料真假的辨别能力;其二确定施肥方式后的具体措施。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一、如何快速辨别化肥的真假种植小麦要是用了“假肥料”,低产减收是小,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绝收。因此掌握辨别肥料真假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在田间地头要想了解肥料的种类、具体含量,很难,要知道检测一份肥料样品要多少费用。不过好在相关部门对于在市场流通的肥料监管力度很大,其中一点是农民朋友快速辨别肥料真假的法宝,那就是商品化肥必须“表里如一”,就是说标是由什么组成它就得是什么组成,标多少含量它就得有多少含量。因此肥料外包装标识就是“肥料”真假的身份证,农民朋友要学会“看懂”肥料包装,一般情况下冬小麦施肥以复合肥和尿素为主,总结了以下三个关键点供大家参考:一看包装是否标识了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复合肥:GB-、尿素:GB-),若无标识或执行标准与肥料不对应,则多半为假肥。二看肥料含量标识,举个例子:N+P2O5+K20≥48%25—15—8(某小麦专用肥含量标识),其中“N+P2O5+K20”为氮磷钾化学标识,标识不是这些就有问题。“48%”、“25—15—8”分别为氮磷钾的总含量和各自含量,可观察后选择合适自己的肥料。另外该复合肥是硫酸钾型、硝酸钾型还是氯化钾型都会在包装明显处标识,当前两种钾型肥料含氯超过3%时,按要求也要标注为含氯肥料,农民朋友一定要看清楚。三看包装上生产厂家信息是否完善,包括厂家名称、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网址等,如果信息不全,那这个肥料也很可疑;若信息完全,进一步确认可登录企业网站看是否正规,打打电话看能不能打通。然后在网上查询肥料生产许可证是否与生产厂家对应。完成这“三看”之后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购买渠道的正规性,对于不了解上门推销、主动赊销的肥料一定要慎重。二、小麦两种施肥方式及注意要点当前小麦商品肥的施肥方式在施入次数上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基肥、追肥配合多次施肥,这种根据小麦不同生长期对肥料不同需求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为科学;其二是只施一次基肥的“一炮轰”施肥方式,这种方式相较于前者肥料利用率低,之所以还存在,多是权衡之后的无奈之举。对于前者来说,基肥、追肥配合施入固然好,但也要适量、适时、适种类才增收益,首先用量上要根据土壤基础肥力的不同、气候环境的不同科学施入,比如说高肥力田块基肥可以多用些,降低追肥次数(节省人工成本),低肥力田块基肥要少用些,增加追肥量和次数(集中供给提高产量);其次追肥要适时、适种类,小麦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元素肥力有不同需求,因此施入要确保施肥时间和品类的一致性,比如说小麦返青时对氮肥有较大需求,灌浆时对钾肥有较大需求,要及时供给。再者追施料时,要注重叶面肥的补充,注重微量元素肥的补充。对于后者来说,虽无奈选择“一炮轰”,也要注重细节增肥效,农民朋友要做到如下两点:首先在选肥上要选取小麦专用肥(区域性的专用肥更好,普适性的专用肥一般情况下也比三元复合肥好),并且最好是缓释肥。其次已经把施肥工量减为一次了,施入时最好翻耕施入,让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较好的发挥肥效。以上就是对于冬小麦科学施肥的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对从事小麦种植的农民朋友有所启发和帮助。种植小麦增产是一方面的需求,收益最大化更是农民首要的需求。可能接下来这句话有些空洞,但科学的给小麦施肥,需要农民朋友结合实际种植生产条件选适合的自己的方式,增产的同时助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