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前准备
1.1选种
良好的品种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前提条件。优良的品种一般能增产10%~20%左右。适合新疆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必须具有高产、抗旱、抗寒、抗病力强的特点。
1.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晾晒和包衣,可以改善种皮的通透性,防止病虫害通过种子传播,提高种植的发芽率。晒种一般选择晴天,把种子摊晒在场地上2~3cm厚,晾晒3~5d,种子包衣要尽量提前,以保证药液被种子充分吸收。
1.3选地及整地
疆天棉图的适宜性分析展示地块地里平均降水、平均积温及土壤类型,多维度提供选定地块的适宜性数据。冬小麦要求在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活层土在25cm以上的白地上种植。每2~3年使用机械深耕1次,耕深20~25cm。整地时,必须深耕细耙,做到平、净、碎、齐、松、墒等6字标准。
1.4施足基肥
土壤充足的肥力是冬小麦高产量的基础。施足底肥能满足冬小麦生长的需要,促进冬小麦的成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方法进行施肥。
2 播种
2.1 适时播种
播种时,选择当日均温在12~18℃最合适。各冬小麦种植地区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南疆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北疆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
2.2 适量播种
播种时,用24行条播机播种,行距在12~15cm。每m2播量应控制在20~24kg之间,播种深度3~4cm。对较晚播种的小麦,每推迟1天播种,每m2播量就要增加0.5kg。播种后,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镇压。
3 田间管理
3.1 冬前管理
当日均温稳定降到3℃,土壤含水量降到15%以下时,及时冬灌,每m2灌量60~80m3,以此来提高小麦抗旱、抗寒的能力。
3.2 返青期及中后期的管理
疆天棉图的氮素监测,整体监测反馈植被冠层含氮情况,结合分析结果,平和氮素含氮量,确保棉株健康成长。返青期管理麦田,在地冻解5~8cm时,要及时进行机播化肥尿素,追肥可起到促使分蘖的作用。3月底至4月初,开始灌头水,并追施尿素。灌溉第1次水后,要间隔15d才能进行第2次灌水,并追施尿素。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时,严禁灌水,防止倒伏。抽穗至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增加粒数和粒重。
4 病虫草害的防护
疆天棉图的健康度监测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害、虫害、药害等监测,整体、直观查看健康度差的区域和面积大细小,可针对性巡田并查看原因及制定解决方案。在4月初的小麦拔节期,杂草还不茂盛时,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或者用药剂喷雾除草。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蚜虫。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可以扑虱蚜可湿性粉剂对蚜虫进行2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