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播种的问题上,民间有许多谚语流传,比如“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句话广为人知。从字面上来解释,白露节气时种植小麦较早,而霜降节气时种植小麦较晚,而在寒露节气时期则是最佳的播种时间。白露节气出现在每年的9月7日到9月9日,霜降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到10月24日,而寒露节气则是每年的10月7日到10月9日。然而,在白露期间,种植冬小麦的地区通常上一季作物尚未收割,无法进行小麦的播种。而到了霜降期,已是10月下旬,对于多数种植冬小麦的地区,小麦已经发芽生长。寒露期正好在10月上旬,上一季作物已经收获完毕,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机。所以,“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谚语所传达的意思,符合小麦的最佳播种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谚语往往只适用于特定区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地方。
在我所在的豫东地区,小麦的播种高峰期也确实在寒露前后,也就是符合“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范畴。但在相对南部的湖北等小麦种植区域,这句谚语就不一定适用了。在这些地区,小麦可能在秋分前后播种,到了寒露时分,小麦可能已经发芽。因此,出现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说法,这个谚语适用于相对南部的小麦种植地区。
对于较北部的小麦种植区域,比如河北北部、山东北部等地,寒露期间,上一季作物如玉米、大豆还未收获或刚开始收获,而小麦的播种时间可能会在霜降前后,也就是10月下旬,成为小麦播种的高峰期。对应的谚语可能会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
我国的冬小麦收购价至今还在实行中,但仅限于六个主要产区,包括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六省。按照这六个省份的冬小麦播种时间来看,湖北多地在秋分前后播种小麦,而河南、安徽、江苏多地在寒露前后进行播种,山东、河北多地则在霜降前后进行播种。当然,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处于相邻省份的地方,播种时间可能有所差别,比如湖北北部、山东南部等小麦种植区,播种时间可能会与河南、安徽等地相近,在寒露前后会是播种的高峰期。
小麦的播种时间早晚直接影响着来年的收获时间。播种越早,收获也就越早。比如湖北多地小麦收获时间在5月中旬前后,河南、安徽、江苏地区多在6月上旬左右,而山东、河北多地小麦的收获时间则在6月中旬前后。地区所处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小麦的播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带来问题。过早播种,可能导致小麦在高温天气下旺盛生长,增加病虫害的风险。而过晚播种,则可能导致小麦无法安全越冬。
总的来说,小麦的播种时间至关重要,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合适的播种时间有利于增加产量。我国小麦种植区域众多,所以“白露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或“白露早,霜降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具体还是要视地区而定。在我所在的豫东地区,小麦的播种时间确实在寒露前后,那你们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