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丰收
优质麦产量高价格好
一年辛苦没白费
我叫李勇,今年49岁,这是我种麦子的第六年。年以前,我一直在做其他的生意,后来我感受到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党中央提出要乡村振兴后,我们看好其中的发展,便整合了多亩土地,创办起“安徽虹祥源彩种植家庭农场”,开始走上规模化种粮之路。能保证粮食安全,把增产增收搞上去,也算多多少少为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
今年我种了亩小麦,小麦的长势非常好,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了收割。经过测算,今年的小麦产量可以达到亩产斤,这和往年相比算得上是增产了。
今年的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可以称得上是“风调雨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播种时天气干旱,土壤墒情不足。俗话说得好,“麦子泥里拌,来年好吃面”,足墒下种才能保证麦苗“齐、全、壮”。去年,进入10月中旬,眼看着到了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天气却较往年更干旱,打眼一看,就知道土壤湿度不能满足小麦的出苗要求,我们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为了应对这个情况,农场立即采取行动,利用机械喷灌,及时浇水,成功实现了造墒播种。都说农时不等人,为了抢墒,我们农场20多个人齐上阵,白天黑夜连轴转、加班加点地忙碌了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播种。我这才放下心来,把麦子都种下去,我们才能睡个安稳觉。
一直以来,农场十分重视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升耕作的机械化程度。如今,我们在播种时采用“包膜控释肥料+机械镇压”技术,有效提升了小麦的出芽率,确保了一播全苗,也有利地保障了小麦安全过冬。
这一年,谯城区的降水量相较往年有所下降。春节前正值小麦促进分蘖的关键时刻,农场也及时安排浇水,给小麦年后的分蘖奠定了坚实基础。到小麦成熟,我们一共组织了三次人工灌溉,为小麦生长保驾护航。
我觉得选好种子、整好地块、科学管理都是获得丰收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好种子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我种植的小麦品种是“伟隆”,这个品种的抗灾害能力强,天气涝了或者旱了,对小麦的影响比较小。同时,产量更高,虽然播种时所需的种子量更多,但每亩产量能比其他品种提高50到80公斤左右。最让人满意的是,产后销路不用愁。“伟隆”属于强筋小麦,面筋含量高、面筋质量好,特别适合面粉加工。加之,规范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小麦的品质也有保障,更能卖上好价钱。
我们有自己的粮仓,小麦收割以后全部储存在标准化的粮仓里。今年粮食的收购价格与往年相比,每斤上涨了0.4元,这意味着每亩地能比去年多挣元。一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后期我准备看看市场价格能不能上涨一点,也考虑同面粉厂、酒厂签订农业订单。
总监制:何兰生
总策划:江娜
统筹:李朝民
房宁
制片人:杜兰萍
文字:梁冰清
剪辑:刘硕颖
采访:倪杨金子
包装:付小桐
支持:李亚
拍摄:李晗
邓辉
编辑:倪杨金子
鸣谢
安徽亳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