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小麦(TriticumaestivumL.)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农学家、遗传学家和育种家一直在努力提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一个复杂的性状,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GW)的乘积决定。这些产量构成性状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作的,均受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大。在三个产量因素中,粒重对小麦增产潜力有很大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因为更重和更大的种子会导致更好的幼苗活力。特别的是,其他物种在驯化过程中也总是选择较大的种子。除了与产量相关外,粒重和籽粒大小还影响最终用途质量、农民偏好和出苗。因此,籽粒大小一直是小麦育种的 性状。到目前为止,在克隆的水稻基因中,GW、GS3和GL3影响籽粒长度、GW2、GS5、GW8和qSW5/GW5调节籽粒宽度、TGW6、qTGW3和GLW7导致了粒长和粒宽的变异。它们的小麦同系物对籽粒大小的影响相似。在籽粒大小性状中,KT与GW的相关性 。一些小麦中控制KT的QTL已被发现并分布在染色体4A、5A、4B、4D和7B上。ZhongxinKong等人于年12月14日在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上发表了题为“FinemappingKT1onwheatchromosome5Athatconditionskerneldimensionsandgrainweight”的论文。此研究中,Qkt.nau-5A区间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区域。除了籽粒大小和粒重之外,它还与其他育种性状有关,例如,分蘖数、旗叶宽、叶绿素含量,并促进了对赤霉病的I型抗性。此研究旨在验证Qkt.nau-5A在多种遗传背景下的效应,并为Qkt.nau-5A的克隆和育种利用进行精细定位。
结果:
1、Qkt.nau-5A的效应
Table1KeymarkersnewlydevelopedinKT1mapping
Fig.1Kernelthic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