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8日,《金色乡村》节目组邀请到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杨宁,来为我们讲解小麦种植技术。
十月一假期7天,我考察了5天,主要去了薛城区常庄、沙沟、陶庄、峄城榴园、吴林、阴平、台儿庄泥沟等镇街大约50个村庄,仔细查看的地块大约个。目前,全市夏玉米绝大多数已经收完,在家里晾晒,很多农民都在清理田块备耕,一些地块开始耕地播种,当前土壤墒情都比较好,各级农业农村人员都在积极行动,努力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整体秋种的形势是比较好的,不过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1、今年降水偏多。今年以来(1月1日8时~10月1日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7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51.5%,较去年同期偏多23.7%。入汛以来(6月1日8时~10月1日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58.8%,较去年同期偏多39.0%。一些地块出现早衰死亡,甚至绝产绝收,有些地块收获比较困难。
2、秸秆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增加了农民的开支。一些秸秆粉碎还田的质量不太好,无论机收时还田,还是人工收获后进行还田,效果都不太理想,粉碎秸秆过长,秸秆留茬长度也偏长,50-厘米的秸秆非常多,还得需要农民用镰刀削掉、进行捡拾;人工收获的面积也不小,也得需要人工清理秸秆;路边地头秸秆堆积的很多,增加防火难度。
3、少数地块机收籽粒撒落浪费严重。我看了几百个地块,测量了大约20个地块,计算一平方地面上玉米籽粒数或出苗植株数,一些地块非常好一平方米只有十几粒、有的几十粒、有一个严重地块株(大约斤)、有一个最严重的地块株(大约斤),浪费了很可惜,在这里主要是气候的原因,也有机器与机手的原因。
4、土壤耕作难度加大、成本会增加。无论什么时间段进行机器收获的玉米,都存在土壤被车压的板结问题,有的轻一些,车道深5-10厘米,有一些地块土壤板结严重,车道深20-30厘米,有的甚至30-50厘米,增加了整地的难度;少数地块田间仍然有积水,即使没有积水,土壤也很黏,机器无法进地进行整地作业,整地环节成本增加10-20%。
一、科学处理玉米田间秸秆
玉米秸秆根据不同用途,进行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等使用,大部分玉米田块建议实施秸秆还田。
1.尽快晾晒玉米。地块少尽快晾晒脱粒销售;种的多的可以用尼龙网摞起来或铁丝网圈放,具有占地面积小、不易霉变等优点。
2.二是进行破茬作业。由于今年部分农民采用人工收获,对于这些秸秆不喂牲畜的话,就要采取专用的破茬机或旋耕机进行破茬作业。
3.清理地里面的秸秆。无论是采用一体化秸秆还田,还是人工收获的地块,都需要人工清理地里的残茬秸秆,以便机器进地作业,提高整地质量。
4.进行排水散墒。对于田间仍然有积水的地块,可以勾机进行排水散墒,尽 扩大小麦播种面积。
二、进行精细整地
我们要继续推广应用深耕(深松)技术,从节本增效角度考虑,可以每隔2~3年深耕(松)一次,其他年份采用旋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1.机械深耕。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秸秆残茬和杂草,有利于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针对今年秸秆粉碎不细、还田质量不高,影响出苗率等情况,要推进秸秆还田和深耕相结合,深耕作业时以土壤含水量10%-25%为宜;深耕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用底肥;耕深大于25厘米,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
2.机械深松。以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不破坏土壤耕层结构。深松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为宜;作业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为25~35厘米;间隔深松行距不大于70厘米;要求犁底层破碎效果好,耕深一致,间距均匀,不重不漏。
3.结合旋耕进行镇压。连年旋耕易造成麦田土壤疏松、透风跑墒,要坚持土壤旋耕后、小麦播前进行耙平压实,平整地面,紧实土壤,压碎土块,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4.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在推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在化肥方面,一般每亩用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8公斤,钾(K2O)5~8公斤,磷钾肥底施,氮肥50%底施,5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施。缺微量元素的地块,要注意补施锌肥、硼肥等。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尽量不要地表撒施。
三、规范化播种,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1.科学选种。(1)选择优良品种。①强筋小麦建议选用品种:济麦44、红地95、藁优、烟农19号、淄麦28、泰科麦33、徐麦36等。②水浇条件较好地区,重点种植以下两种类型品种:一是多年推广,有较大影响品种:济麦22、鲁原、山农28号、良星77、良星66、泰农18、鑫麦;二是近几年新审定经种植展示表现较好品种:济麦23、山农32、山农29、太麦、山农30、菏麦21等。③水浇条件较差的旱地,主要种植品种:山农27、烟农19号等。④种植特色小麦的地区,主要种植品种:山农紫麦1号、山农糯麦1号、济糯麦1号、济糯、山农紫糯2号等。(2)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建议每公斤种子使用2.2%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6%噻虫嗪,或30.9%吡虫啉+1.1%戊唑醇3~5mL进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或减轻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
2.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促进种子根与次生根生长下扎,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
3.适期播种。适播期应满足冬前0℃以上积温~℃,即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为宜,枣庄市适宜播期为10月5日至15日, 播期为10月7日至12日。
4.适量宽幅播种。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5~18万;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13~16万。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2万。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苗带宽度7~10厘米。
5.适深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机行进速度以每小时4-5公里为宜,同时要注意土壤喧松程度,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培育冬前壮苗。
6.播后镇压。要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对于秸秆还田地块,建议在小麦播种后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1~2遍,提高镇压效果,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
7.机械免耕施肥和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小麦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是在玉米秸秆还田后,用深松分层施肥免耕精密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土壤间隔振动深松、分层施肥、种植带旋耕、起垄筑畦、宽幅精播、两级镇压等多项作业的农机化技术。
音频:晓瑞
编辑:丹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