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个丰收的季节,同时对农民来说也是压力比较大的一个季节,因为9月面临多项开支,学生开学需要准备学费,北方部分地区9月份就需要开始为冬天取暖准备材料了,另外9月农民会新增一笔争议很大的费用,它就是新农合。
对于新农合农民是又爱又恨,不同的人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爱它的人认为新农合帮助农民解决了看不起病的问题,以前农民因为没有医疗保险,生病住院的所有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一夜返贫的农村家庭很多都是因为严重的疾病。而有了新农合之后,农民住院的报销比例逐年提高,住院费用中的绝大部分都可以按比例报销,大大减少了农村因病返贫家庭的数量,可以说只要用新农合报销过的人都认为新农合是有必要的。
恨它的人理由同样很充分,生病需要住院花大价钱的毕竟是少数人,多数人一年顶多会有个感冒、闹肚子的小病,这种病随便买点药,或者在村里的诊所看一下就解决了,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到城里住院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连感冒都不会有,虽然这部分人交了新农合一年一次都没用到,可到了第二年交新农合的时候,同那些用过的人是一样的待遇就很不公平。
农民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就得了一个小感冒,如果在诊所顶多就打2-3天吊瓶就好了,医院,又是验血,又是验尿,最后的结果还是感冒,再加上住院费用和治疗费用,一个感冒折腾进去一两千,即使有一定比例的报销最终花的钱还是要比村诊所要多。
此外,新农合年年涨价,新农合一年一缴,年底清零等问题也都是大家讨论的重点。
反对新农合的人说的也没问题,但有几点需要注意一下:
1、多数事情无法做到%公平,虽然说上一年别人用了新农合,你没用,结果第二年交的费用是一样的。可说不准第二年你会生病住院用到新农合,但别人没有用到。这个事情并不是不公平,而是呈现公平的时限没有到。
2、医院进行各种检查是为了病人负责,只有确诊了才能针对性用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倘若不检查就用药很容易出现误诊。医院花得更多了,但享受到了更全面的服务。
3、新农合的本质就相当于是农民给自己买的一份一年期的医疗保险,如果到期没生病,那么保险就自动到期停止。一年一缴,年底清零同商业保险是一样的。
笔者观点:虽然新农合最近几年每年都在涨,且年底会被清零,但我认为它就是换个形势的保险,农民个人缴纳金额年年上涨的前提是国家缴纳部分上涨的更多。建议有经济实力的农民还是不要断缴,断缴后一旦出现意外就只能自己承担。
一、小麦价格咋变小麦价格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下跌,目前各地小麦价格普遍已经降至1.55元左右。对于后续的小麦价格业内存在两个观点:
看衰的一方认为,今年基层农户的小麦惜售非常严重,叠加小麦整体丰收,基层余粮数量较多。需求端,受限于利润制粉企业采购积极性并不高,此前作为饲料原料的需求部分,也因为小麦价格偏高,其他稻谷、玉米价格优势明显,小麦暂时无促涨因素。
看好的一方认为,随着温度的下降,面粉需求有望好转,进入9月后首先到来的就是学生开学利好。
今年小麦丰产增收,且没有家畜禽抢粮,小麦供应充足。需求端短时间难见利好,就连不少人寄予厚望的季节性消费都难以实现。笔者认为后续小麦价格将会是易跌难涨。
二、玉米价格咋变当前原本应该属于玉米青黄不接期,玉米的市场价格应因为基层余粮太少而上涨,可近期玉米价格却持续大幅下降,山东的玉米价格跌至1.35元左右,华北的价格也基本在1.35元左右,东北地区的则在1.3元左右。出现这个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此前价格较高,贸易商普遍看好后市而惜售,导致现在玉米积压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需求端不给力。
后续玉米价格有望重启上涨,再创辉煌。1、受天气和种植量下降的影响,玉米预期减产-万吨。2、当前气温较高,玉米还会继续生长,上市延迟。3、生猪产能在不断恢复,下半年饲料需求将会提升。4、近期玉米降价,稻谷定向拍卖价格优势下降,玉米需求部分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