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快收了七成了,小麦市场的3大行情开始

当前小麦收获正在加速,截至目前,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已过七成,安徽基本结束,河南也接近尾声,陕西、山东等地也进入收获高峰期。

随着麦收进度的推进,小麦的市场行情开始逐渐变化。

最初在麦收还没开始时,由于陈麦不断大跌,使得小麦市场一片看空,看跌情绪较浓,普遍预测新麦将大幅低开,甚至低走。包括刚零星上市的湖北小麦,价格也一度跌破了1.3元/斤,可谓是悲意浓浓。

但这时,一场“烂场雨”使小麦市场迎来了转机。

豫南以及陕西部分地区受天气影响,部分小麦出现了发芽、变黑的情况,且数量约达到万吨,这使得小麦的行情发生转变,看涨情绪瞬间大涨,悲观情绪有所缓和。

而随着麦收进度不断加快,接下来小麦市场的“3大行情”也正在浮出水面。

一是质量分化走势已拉开,但是分化程度有限。

受雨后的芽麦影响,小麦市场也开始出现质量分化的问题,市场对于优质小麦的追捧之情快速上升。当前,无论是持粮主体还是收购主体对优质小麦的青睐度不断走,使市场抢购优质小麦的趋势已显露苗头。

但预计短期内分化程度有限。

一方面是当前市场的“抢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情绪助推的,是市场对小麦质量分化的过度放大。而事实上,随着河北、山东、江苏等地陆续进入收获高峰,大部分小麦品质正常,并且未来几天天气利好,丰产在望,这将使整体小麦的产情有所回暖。

另一方面,虽然说优质优价是大趋势,但小麦仍在收获中,意味着市场供应充足,且后续随着小麦产情的逐渐改善,对小麦的价格支撑也将减弱。

至少阶段来看,质量分化对小麦的支撑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是大涨的行情。

二是小麦区域性流动开始增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南部分地区小麦受损后,优质小麦供应相对减少,因此贸易商开始跨区收购,使得小麦的区域流动性增加。

而小麦区域流动性增加,意味着小麦的流通增长,有利于小麦价格的支撑,这意味着至少在短期内,麦价底部支撑较明显,易涨难跌。

三是新陈同价增多,陈麦优势显现。

随着小麦行情逐渐拉开,新陈小麦同价的现象开始增多,但是另一方面,不同地区新麦价格也有一些波动,这使得不少面粉企业开始对陈麦的采购积极性增加,尤其是小麦受损相对严重的地区,陈麦价格涨势较为明显。

虽然整体来看,小麦的行情要好于之前的悲观预期,并且在此基础上仍表现出了一定的涨势。

但整体天花板依然是有限的。

一方面,今年小麦虽有部分受损,但很难撼动整个市场行情,并且去年小麦丰产增收,且质量较好,结转增加,再加上进口小麦大幅上涨,使得小麦整体供给十分充裕。

另一方面,消费端回暖较慢,虽然今年小麦流入饲用领域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养殖业持续亏损,并且回暖预期较弱,所以对于饲料消费也难有支撑,小麦流入饲用的量有限。

此外,今年粮食市场的情绪已明显回落了,情绪只能影响阶段性走势,整体行情向供需层面回归,因此小麦总体行情趋好,但顶部空间可见,应注意避免过度看涨。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hy/636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