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豫皖苏鲁小麦生产及市场形

今年粮食市场形势错综复杂,玉米价格上涨对小麦饲用需求的带动,资本进入对粮食价格稳定的冲击,以及全球量化宽松政策下全球性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都对新季小麦的市场预期产生了影响。在如此背景下,5月中旬正值主产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新季小麦产量及品质如何?各级市场主体对新麦购销的预期如何?带着诸多疑问和对市场的思考,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参加年度小麦产购销形势考察,于5月10日至14日对豫、皖、苏、鲁四省部分小麦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一、从考察情况看,当前小麦生长及市场形势有以下特点:(一)年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略增,农业部门预计比上年增加多万亩,达到3.35亿亩,是4年来首次增加。根据调研,播种面积的增加主要在江苏、安徽等沿江沿淮地区,另外部分地区存在苗木、大蒜等经济作物改种小麦的情况。截至5月中旬,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孕穗抽穗至开花期,江汉、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至乳熟期,云南大部处于成熟收获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1%、77%,一类苗较上周减少2%,二类苗较上周增加3%。(二)秋播以来,主产区大部气象条件总体较好,病虫害防控措施到位,考察地区受到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影响较小,小麦长势总体较好。但因春节以来,气温变化较大,4月份气温总体同比略偏低,造成积温不足,部分地区小麦收获期将推迟。(三)综合冬小麦播种面积、气象条件、病虫害等,农业部门、种植户认为,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生产灾害,年小麦产情仍将是丰收年景。据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预计,年我国小麦产量将达到1.35亿吨,比上年增加0.6%。(四)市场各主体对新麦价格预期基本一致,普遍认为同比高开,但高开后高走或稳走存在分歧。各收购主体入市心态积极,并已提前在产区布局,新麦购销将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收购主体参与、市场化收购占主导的格局,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将难启动。(五)玉米市场价格高位偏强,其中,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与小麦价差仍保持-元/吨左右,使得小麦饲用替代优势继续保持。随着新麦从南到北陆续收割上市,饲料养殖企业参与收购的积极性较高,并将成为今年新麦市场购销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小麦市场价格也将提供长期性支撑。(六)面粉市场消费进入淡季,走货同比略降,加工企业开机率总体偏低。目前加工粮源主要以储备轮换、政策性拍卖为主。对新麦的采购策略以随行就市采购为主,设定预警线。(七)截至5月上旬,年以来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已累计成交万吨,已超过去年全年万吨的总成交量。随着已成交粮源陆续出库,主产区空仓容较为充足,为夏粮收购工作开展打下较好基础。(八)总体来看,尽管小麦产情受天气影响,局部出现倒伏、不完善粒及毒素较高等,但主产区大部长势较好,距离新麦大范围收割上市还有20天左右,这期间的气象变化需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hy/60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