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大麦高等电点淀粉酶基因位点结构

淀粉是一类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各组织器官,为其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碳物质来源和能量供应;同时还可作为局部信号分子应答生物与非生物因子等逆境胁迫。植物淀粉的降解需要多种水解酶类的协作参与,其中α-淀粉酶是最 的水解酶类之一,参与光合器官瞬时淀粉(Transitorystarch)和非光合器官贮藏淀粉(Storagestarch)颗粒的降解。

在禾本科谷物中,高等电点α-淀粉酶(AMY1)是籽粒发芽期间丰度 的淀粉水解酶,穗发芽(Pre-harvestsprouting,PHS)和迟熟α-淀粉酶(Latematurityα-amylase,LMA)子粒高残留α-淀粉酶活性均由AMY1的差异积累引起。在小麦和大麦基因组中,AMY1结构位点存在基因复制,由多个紧密连锁、高度同源的基因拷贝组成,但真实拷贝数目并不清楚。

本研究在中国春中鉴定到12个TaAMY1基因拷贝,大麦Morex基因组中含有至少5个全长和1个非全长拷贝,而稻亚科和黍亚科物种含有1~2个拷贝;通过系统构建和分化时间推算,显示禾本科植物AMY1基因在小麦族分枝存在一次特有的基因复制事件将AMY1分化为两类(G1和G2)。共线性分析显示,与水稻、短柄草等物种相比,小麦、大麦AMY1位点发生了显著结构变异。染色体片段的倒位与重排将小麦族AMY1结构位点分割为物理位置相互独立的两个基因座位,暂命名为AMY1λ和AMY1θ,分别对应G1和G2。选择分析表明AMY1λ基因的 酸残基Arg97和Asn受到自然正选择作用,其中Asn位于谷物α-淀粉酶SBS1功能性底物结合位点,该残基的替换可能会影响到SBS1与多糖类底物分子的识别结合,暗示在演化过程中AMY1λ基因存在潜在的功能亚分化。

进一步RT-PCR验证显示小麦、大麦AMY1λ和AMY1θ基因在籽粒发芽期间均表达,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在籽粒发育中后期,迟熟小麦TaAMY1基因的表达主要来自属于TaAMY1λ的拷贝TaAMY1-A1/A2和TaAMY1-D1,而TaAMY1θ基因几乎不表达。表明前者可能是迟熟α-淀粉酶小麦子粒中高残留α-淀粉酶活性的主要贡献者。

本研究揭示了小麦、大麦AMY1位点的结构变异、表达分化及潜在的功能分化,鉴定到与迟熟籽粒高残留α-淀粉酶活性相关联的TaAMY1拷贝,为发掘优良等位变异,解析影响籽粒α-淀粉酶活性的遗传因子和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论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hy/192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