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备种时间到了,种子化肥该咋选这里讲的

每到小麦备播的时候,和往年一样,恐怕农民最关心的是今年选择什么品种更合适。但大多数情况下,年年选择新品种,年年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到底哪个品种更好?这需要搞清楚几个相关的概念才可能挑选到理想的品种,小编就带大家来缕缕这其中的关键点。

一、何谓优良品种

1、高产=良种?

错!

我们种小麦的目的是什么?是赚钱,赚更多的钱,省工省力的赚钱。高产不一定高收益,不一定赚到更多的钱。管理简便,省工省事,投入少产出多,才多赚钱。

几乎每一个品种的说明中都会说该品种如何高产,但往往在抗旱耐寒性上、抗抗倒抗病性上有差别。试想一个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高产的品种,冬季遇到像年那样的寒冷,或年小麦孕穗期的大幅降温,是否也能够保住产量?

因此,选择品种首先要明白两个道理。一个是要收益好,而不仅仅是高产;另一个是要综合表现好,且受年份和地力的影响小,好管理。

2、新品种=好品种?

错!

我国小麦品种的审定的适合种植区域往往是指某省的中部、西部等比较大的范围内,但实际上县与县之间或同一个县内,在气候上和土壤性状上,往往也有明显的差距,一些在审定公告中看似优良的品种不一定在具体的一个地方就一定表现优异。因此,新品种不能快速在当地大面推广种植,而应该小面积试种以后再综合评估。

在当地连续三年以上表现优良的品种才是好品种。

二、如何甄选新品种1、冬性和抗寒性:一般的植物在生长前期,其茎的顶端生长点一边分裂细胞,一边分化成叶原基,随着茎的伸长叶片和茎节逐渐长大展开,待所有的叶原基分化结束以后,顶端生长点开始分化花原基,然后逐渐进入现蕾、开花、授粉和种子形成的阶段。

小麦在这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比较特殊,原来分化叶原基的生长点必须提前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在生长中期分化穗原基,这个低温过程就是春化作用。换句话说,冬小麦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成穗。这也是为什么冬小麦必须要在冬前播种,春季播种不能成穗的原因。

小麦从种子吸水萌动的时候就可以接受低温影响进行春化作用。小麦通过春化过程的温度一般在0~20℃之间,冬性小麦对温度敏感,非得在0~3℃才能通过春化作用,春小麦在5~20℃即可。半冬性小麦比冬性小麦通过春化的低温需求略宽泛一些,在0~7℃。

冬性品种既然喜欢更低的温度度过春化作用,其幼苗更耐冬季的低温,生长期也长一些,所以冬性品种播种要早一些。

半冬性小麦相对于冬性小麦更容易通过春化,越冬前苗子长势猛、分蘖早、生长期略短,但冬季耐寒性略差,所以播种要晚一些。因此,冬季并不别冷的地区可以选择半冬性品种。

2、产量和株高:产量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植株高叶片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就越多。因此,高产的品种,植株高度往往就大一些。这就很容易和抗倒伏成为矛盾。尽管目前育种学家一直在解决这个矛盾,生产中也不乏株高较小产量较高的品种,但它往往是通过更宽的叶片来实现这个光合作用生产率的问题,这种品种对地力的要求就会更高一些,地力差的地块尽量不要选择这类品种,除非增加施肥量。

3、抗逆性和稳定性:冬小麦的生长日期长达天以上,期间要经过4个月的寒冬,两个月温度起伏变换不定的春季, 的成熟灌浆期还要经受干热风的骚扰。因此,小麦品种必须要有较强的抗逆性,才能久经风雨严寒酷热取得好收成。这就是小麦品种特性中不能忽视的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

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虫性、耐寒性、耐旱性、抗倒性等等。这些性状的基因往往和其它性状,比如株高、成熟期、叶片宽窄、穗形等联在一起。这就是一个在某一方面表现优良的品种,可能在另一方面表现不佳。

因此,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的时候,注意“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抓住主要问题,兼顾综合表现。不要只是看它是否高产更要看它是否能够更加平顺的度过当地经常会出现的极端性天气或病虫害。这一般会在品种特性介绍中有描述,需要自己认真研读而不仅仅听经销商的介绍。

4、分蘖和密度:单株分蘖数也是品种的主要性状指标之一,如今的小麦品种往往很注重这一指标。单株分蘖数直接影响到播种量和单位面积上的植株密度。单株分蘖数越多,播种量则越要有所控制,否则,就会导致植株的密度过大,进而带来更多的肥水、更多倒伏和病虫害的风险。

5、产量和品质:种地的目的就是多赚钱,只有卖出好价钱才会有更高的收益。小麦价钱的高低直接和品质有关。目前,根据加工用途,小麦的分类愈加细化,比如有适合做面包的、有适合做面条的,对小麦品种的品质有不同需求,小麦的收购价格也就会有差别,因此,要尽可能的选择销售价更好的品种。

三、种子质量是什么?

种子质量是指商品种子的净度、纯度、发芽率、水分等。国家对其有强制性规定,种子标签上也必须标注清楚。

净度是指种子里面是否混杂有其它的东西,包括霉变粒、虫蛀粒、病粒等等,一般肉眼就可以识别;

纯度是指小麦品种在遗传表现上的一致性,在田间生长期间可以识别;

发芽率是指平均每百粒种子的发芽数量,是在播种前可以测定的一个指标。

一般的,知名品牌的小麦种子企业以及口碑好的经销商都很注重种子的质量及其相关指标的真实度,但一些不法企业和经销商往往会从中作弊掺假,尤其是那些游走在乡间村落里口出莲花般的忽悠团。

年国家 审定的小麦品种

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第18号公告,77个小麦品种,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这些品种都是在当地都表现出  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  等优点。

大家看看都是哪些品种,你们那里有几个品种

七分种、三分管是小麦增产的关键。“七分种、三分管”大家都知道这些俗语,具体什么意思呢?就是小麦在播种环节,你如果做好了,你的工作就干了7分。小麦播种环节做好的话,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才能够安全越冬,后面的管理工作就很简单了。小麦播种的10个环节:秸秆还田、施足底肥、足墒播种、精细整地、药剂拌种、确定播期、控制播量、等行种植、限制播深、耙耱镇压等。

一玉米秸秆还田

在玉米秸秆还田这方面,不少农民吃了大亏,主要原因是:我们以前整地,秸秆都是弄到地外面,地很干净,很好整,把地旋耕一下,种上小麦,一般都能出好苗。但是秸秆还田以后,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怎么整,整的是满地秸秆, 这个秸秆在地里比较多,跑风漏气,保不住墒,保不住温,小麦根本就出不好苗。所以在秸秆还田这方面一定要下大功夫,我们要求是:秸秆还田至少要旋耕两遍,旋耕要15公分以上,但实际情况,旋耕犁的深度也就7公分到10公分,导致地里秸秆太多。

秸秆还田如果做不好, 个:播种深浅不一致,小麦出不好苗;第二个:到第二年返青的时候,地里小麦一片一片死,凡是小麦死的地方都是秸秆多的地方。

农机农艺配套,确保秸秆还田质量。整地的时候尽量用马力大的机械,秸秆切碎长度要小于5厘米。半截半截玉米杆子在地里的,肯定出不好苗。秸秆还田好处就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坏处就是:整地不好整,而且也传播了很多土壤病害。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地里的有机肥太少了,只能秸秆还田。

二施足底肥——有机肥

施足底肥这块,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但是现在这个施足底肥,大多数农民都当成施足化肥了,其实这个是不对的。肥料到底上多少合适,这个争议很大,有的上80斤复合肥,有的斤,还有的斤,各地不大一样,并且肥料种类也不一样。你问农民上的什么肥料,含量多少的,一般他自己也整不清楚,这是很不应该的。我就经常和农民讲,你上的什么肥料你一定要知道,如果这个肥料好呢,你多收了,你要知道为什么多收了;如果肥料用的不好,少收了,要知道为什么少收了。

化肥施用量推荐:我们要求小麦底肥:磷肥18个到20个;氮肥15个到18个;钾肥10个左右,不超过15个。施用的化肥,有的是二铵,有的是复合肥,有的过 钙,有的尿素,但是氮磷钾的含量要自己算一下。底肥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氮肥,秸秆在土壤腐熟的过程中,它要和小麦争夺氮素,所以要求农户在上复合肥的基础上,再加上10公斤的尿素,这10公斤尿素不是给小麦吃的,是给秸秆吃的。否则的话,秸秆和小麦争夺氮肥,年前小麦苗子就长不好,所以在15个到18个氮的基础上,再加上10公斤尿素。很多农户10公斤尿素是不加的,这样一般就会少收斤小麦。肥料这一块,一定要用干净的肥料,不要图便宜。就拿氮肥来说,尿素、硫铵和氯铵是氮素的主要来源,尿素是最干净的,氯铵是最脏的,氯铵也是 的,氯铵是工业的副产品, 年用在地里影响不大,如果连续用几年地可能就板结了,如果连有害物质用在地里,想再把这些有害物质清理出来是很难的,所以说一定要上干净的化肥。农药、化肥、种子这三个当中最脏的就是化肥,毛病 的也是化肥。磷肥的有效性很是个问题,有时候肥料测出来有磷,但是这个磷都是无效磷,到土壤当中是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所以农户买化肥就看包装袋子上的含量,根据含量合计价钱,千万不要这样做。你看看大化肥厂的化肥,标的含量不高,但是价钱不便宜;再看小化肥厂的产品,标的含量挺高,但价钱挺便宜,这里千万不要图便宜,一定要用干净的肥料,不然地就瞎了,种几年都没有办法种下去了。在新疆用工业级别的 一铵效果特别好,但也就是好了3年,后来这地种什么都不长了。所以说尤其这些种地大户,千万千万要用好的肥料,不要图便宜,嫌贵了,可以少用点,80斤、50斤都可以,没必要一定斤。按亩产公斤,应施纯N14~16kg。底施7~8公斤。按亩产玉米公斤,需要磷(P2O5)8.4公斤。因此,与玉米综合考虑,可以在小麦上施磷(P2O5)8~9公斤。小麦的施钾量以不超过7公斤为宜。这些数据是非常难精确的。 ,你上多少肥料,你的肥料吸收利用率问题;还有你的土壤里可以提供多少肥料;还有秸秆还田能归还多少,还有土壤的水分、通气、热量状况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施用肥料的数量都只是个估值。

三足墒播种

足墒播种的小麦肯定出苗好,但是足墒播种有时候很多地方做不到,因为很多麦田都是胶泥地。大家知道胶泥地湿了软、干了硬、不湿的不软弄不动,所以胶泥地很多情况下都是上蒙头水。上蒙头水是有技术的,千万要注意,播完种以后,不要立即上蒙头水,因为地本身比较暄,上蒙头水后,种子就随着蒙头水往下渗,也不知道会渗哪,影响出苗。那什么时候上蒙头水合适呢?一般播完种,大概7天左右,在地里看到小麦星星松松有露头的,这个时候小麦种子已经开始萌动了、发芽了,准备扎根了,这个时间上蒙头水,这样出苗不受影响。

底墒充足的麦田(返青期)

底墒不足的麦田(返青期),这块地严重缺水,越冬期,土都冻不到一起,小麦根本没法越冬。所以小麦足墒播种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

四精细整地

“七分种,三分管”,整地是关键!那怎么算“地整好了”呢?上虚下实、地里看不到秸秆,就差不多整好了。播完种,往地里走一走,不陷脚,感觉地不太软,这个地就算整好了。所以大家看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多上心,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用旋耕犁整地,年年旋耕,不深耕,造成土壤在15公分以下成一个坚硬的犁底层,这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下面犁底层,用铁楸挖都挖不动。上面耕作层,也就10公分左右。所以说一定要深耕。深耕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旋耕至少两次,深度15cm。不漏耕、不留死角、搭好茬。耕后要及时擦耙、镇压。连续旋耕3年以上的,应深耕20厘米,或深松25~30厘米。

翻耕犁,这个20年前很常见的,现在很少了。

镇压措施,有利于抗旱保苗,现在也很少有人做。虽然现在播种机上带着镇压器,但是起不到多大镇压作用,播种机后面带的那个镇压轮太轻了,所以想要达到效果,还需要单独镇压。镇压一遍等于浇一次水,我们这边就有一个农民不上冻水,但是必须镇压。

五药剂拌种

我们为什么要药剂拌种?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等都是在小麦的苗期侵染的,秸秆还田这几年造成土传病害越来越多。

为什么要药剂拌种, 个,防止别的地方的病传染到你的田里;第二个,防止地里本身就有的病害侵染小麦。值得注意的是: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是苗期侵染,就是小麦一出苗种子就带病菌了,也不怎么发展就潜伏着,经过一个越冬期,到第二年返青期,随着小麦的生长,病害是越来越厉害。苦穗、白穗到灌浆期集中爆发,这就是土传病害,没有办法。只有播种时药剂拌种。要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种类,选用对路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如小麦全蚀病发生区,选用12.5%全蚀净(硅噻菌胺)进行拌种。如果全蚀病发生太厉害了,建议不要种小麦了,换茬、种别的作物,小麦不值多少钱,全蚀净一亩地拌种都需要30块,再加上戊唑醇、咯菌腈这些杀菌剂,再加上吡虫啉,掏药费就要好多钱。土传病害治不住,就改种别的作物。

六确定播期

一般情况下,10月5号——15号是小麦播期,但是播早了会怎么样?播的晚了又会怎么样?我们这边播的早的会不抗冻,播得晚了,小麦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一定要记住,你种的是什么品种。不同品种,播期不一样,比如在邯郸,是一个风险的麦区,河南的品种抗冻性不太好,也不是年年都冻死,同样都是半冬性的小麦,河北的半冬性、山东的半冬性和河南的半冬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河南的半冬性小麦偏春性,长的特别旺,特别快,只要冻不死,来年产量一般低不了。所以说邯郸的农户,你要种河南的品种,我建议到10月20号以后播种。

七控制播量

我调查过很多农户,亩播量超过30斤的,产量就高不了。播量有25斤、30斤、35斤,还有50斤的。播量决定你整地的质量,“如果整地质量不太好,播种也播不匀,那我就上50斤、60斤,我多上一点,总会出够苗了吧”,千万不要这样干,产量上不去的。所以说必须将地整好,正常播量25斤,不超过30斤。还有播量与品种分蘖成穗率有关,大籽的品种适当加大播量,小籽的品种适当降低一下播量。

八等行种植

等行种植,现在比较流行的种植方式。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82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