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生产需要注意些什么看这里中国农科

又到了小麦播种的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9–11月降水北多南少,华西秋雨偏强,冬季有可能形成“拉尼娜”事件,将对秋冬种及明年夏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近几年草地贪夜蛾、地下害虫、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有扩展和重发趋势,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保障小麦生产?

西北麦区

1

提高耕整质量,及时镇压播种

大力推广隔年深翻或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促进小麦扎根生长。选用大马力秸秆还田机,还田质量要高,粉碎秸秆要细,摊铺均匀,旋耕两遍还田,旋耕深度达到12厘米以上。播前播后镇压,踏实土壤,防止土壤悬虚造成小麦吊根。

夏茬田在适耕期要尽早耕作灭茬、耕整土壤和施基肥,以免连阴雨延迟秋播;秋茬田要随收随耕,及时播种。旱地加大半精量机条播推广力度,减少撒播比例;灌区示范推广宽幅精播、宽幅沟播和宽幅带状旋播复式作业技术。若连阴雨推迟播种,宜播期后每推迟一天,亩播量增加克左右。条锈病越夏区播前需灭除自生苗。

2

良种良法配套,提升水肥药利用率

严格划定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种植区域,选用越冬安全、抗倒春寒、高效用水、抗倒伏、抗(耐)病虫、抗穗发芽能力强的品种。提高优质专用强筋、中筋小麦品种比例,提高麦农经济效益,开发优质专用和功能性面粉小麦原料。

推广休闲区秸秆带状覆盖还田、蓄水保墒、探墒沟播、播后镇压、轮作倒茬培肥等旱作技术,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土壤污染、高产低效、生育期降水难以全面入渗等问题。水浇地推介小麦滴灌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改漫灌为滴灌,改条施或撒施化肥为随水滴施追肥,提高灌溉水和化肥利用率。

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减少农药用量,强调磷肥一次性深施做基肥等。

3

强化田间管理,培育冬前壮苗

近年来小麦锈病、白粉病、红蜘蛛、穗蚜、地下害虫以及恶性杂草有逐年加重趋势,要积极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技术。越冬前15天人工除草一次,若杂草较多,也可进行化学除草。强化秸秆还田播后镇压、播后遇雨及时破板结、查田补苗、培育壮苗等技术的应用。尚未封冻、坷垃较多的麦田,封冻前镇压碎土、弥补裂缝,增温保墒。

4

做好防灾减灾,保苗安全越冬

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562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