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间作小麦和大豆,科学种植是关键,快来

一般山楂园和其他新建果园,行间均可种植间作物,其作物种类以薯类、豆类为佳。但因山植主干较高,也可间作小麦、棉花等植株较矮的作物。间作后不仅可充分利用光、热、土地,增加粮食收入,而且由于对间作物增施肥水和进行中耕除草等管理,还可促进山楂等果树的生长和结果。现以山楂间作小麦和大豆为例,闸明山楂栽培和与小麦、大豆间作的技术要点。(一)种植方式山楂行株距可按5~6X3~4米,行间种植小麦和大豆。栽植山植成品苗,头年种麦时应留出1,5米左右的栽植带:种大豆时可再适当加宽,以利分枝伸展。以后可随着果树的生长,逐年加宽树盘,以不影响果树生长和管理为宜。在间作物种植带内,小麦和大豆等均按常规种植。(二)品种山楂可用当地主裁良种,如方果、圆果、红口、大白果、大金星等;小麦和大豆选用当地推广良种,以矮杆不倒、早熟丰产品种为宜。(三)苗木准备繁殖山楂砧苗比较容易,可用根蘖繁殖,也可用实生繁殖,还可利用野生山楂。根藥繁殖是在山楂树冠外围开沟断根,促其产生大量根藁苗,选留生长粗壮者作砧木之用,夏季芽接,成苗后定植。(四)整地施肥和栽植山楂比较耐阴,适于气候冷凉湿润的地区和沙壤土栽植。种麦时全面施足基肥深耕,按行距留出山楂栽植带不耙冻堡。早春萌芽前栽植,栽植方法与其他果树同。因山楂生长较快,可适量多施些基肥,裁后结合浇小麦返青水浇水,水渗后覆土保墒。(五)山楂管理1.整形山楂干性强,层性明显,多采用主干疏层形。干高60厘米,树高4~5米,选留主枝5~7个,分三层错落排开。一、二层间距80~厘米,二、三层间距60~80厘米。较大的层间距,加之主枝分布均匀,有利于内膛通风透光和促发新枝,可为大量结果创造条件。整形期间如发生偏冠,要及时调整。2.修剪幼树期对骨干枝以外的平斜生长或发育中庸的枝条不短藏,使其形成结果母枝,提早结果。对生长过密的或与主干枝发生竞争的枝条应及时疏除。初果期以疏间为主,辅养枝要为骨干枝让路。对发育中庸或水平生长的枝条,过强的轻截促其结果,过弱的疏除。连续结果2年以上的枝条,应适当回缩,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对影响主侧枝生长的直立枝,应根据空间大小疏除或压缩,培养成结果枝组。盛果期枝条多已下垂,长势减弱。修剪时应着重回缩和疏间结果枝,以保持健壮树势。做到密疏稀留,使果枝分布均匀。对过长或下垂严重的结果枝要进行更新。随着果树衰老,对主侧枝要进行回缩,利用徒长枝培养新树冠和结果枝组。3.肥水管理山楂树势强健,而且果实生长期长,需肥水较多,除每年结合种麦前深耕和刨树盘施足基肥外,开花前后、坐果后及果实迅速膨大期还应分别进行追肥。注意氮、磷、铆配合用量前多后少。与小麦共生期间,浇水二者同时进行,麦收后至7月中旬,如干旱应单独浇水一二次,因此时大豆需水较少。以后如发现伏旱,应及时浇水,果豆可同浇,也可根据果豆需水情况分别浇水,直到8月底为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496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