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植小麦高产,得先做到以下几点,看完就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柘城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生产上,将重点落实以下关键技术措施。1因地制宜选择品种,科学确定品种以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主导,以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搞好品种布局规划,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品种的增产作用。根据小麦播种形势,结合专家的建议,科学确定品种。主推品种包括百农、周麦27、百农、中麦、周麦22、众麦1号以及商麦等,搭配品种包括泛麦8号、洛麦26、周麦32、泛麦、存麦11以及众麦等。示范推广品种包括新麦36、轮选、中麦以及丰德存麦21等。强筋中强筋品种包括新麦26、丰德存麦5号、郑麦、西农、西农20、锦绣21以及西农等(品种排名不分先后)。2精耕细作提高播种质量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技术要求,及时整地保墒。秸秆还田地块,要求秸秆切碎长度小于5cm,同时每m增施5kg尿素,以加速秸秆腐熟速度,并用大型拖拉机将秸秆深翻入地,耙耱压实。加深耕层,耕翻深度达到25-30cm,不漏耕。耕后机耙两三遍,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田要旋耕2遍,深度15cm左右,并要耙实。连续旋耕两三年的麦田必须深耕或深松一次,以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其中深耕或深松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深耕或旋耕麦田都要及时粑耱镇压,确保墒情,一播全苗。2.1积极施肥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施肥与其他农技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小麦生长旺盛和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重点施肥。注意氮肥深施、磷肥和钾肥集中施用等,以发挥肥料效应,减少养分损失。根据目标产量,高产地块酌情减少化肥使用量。一般情况下,磷、钾化肥全部用于基肥;高中产地块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低产地块氮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2.2药剂拌种一般地块可选用苯醚甲环唑(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氟咯菌睛(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小麦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混发区,可选用硅噻菌胺(12.5%全蚀净)悬浮剂或苯醚甲环唑+氟咯菌肘悬浮种衣剂。杀虫剂可选用70%吡虫啉、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对地下害虫严重地块可选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进行土壤处理。2.3足墒播种足墒是实现小麦一播全苗的关键。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0%~80%。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小麦抗旱能力。因此,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2.4适期、适量机械化播种根据土壤墒情、种子质量及小麦品种的成穗特性,确定小麦播期、播量。小麦播期以10月7~15日为(宜),每m播量10.0~12.5kg。强筋、中强筋小麦播期以10月10~20日为宜,每m播量按品种特性适当增减。如果播种时遇墒情较差、因灾延误播期及整地质量较差等,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3d每m播种量增加0.5kg,每m播量最多不超过15kg。推广机械化播种,播种深度以3~4cm为宜,并做到深浅一致,落籽均匀。2.5播后镇压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小麦苗期抗旱能力和出苗质量的有效措施。无论深耕或是旋耕麦田,尤其是秸秆还田地块,都要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确保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寒能力。3加强田间管理,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3.1科学施肥浇灌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强化应变管理,重点落实3项技术。1)冬管前移,重管分蘖期,培育冬前壮苗,力争冬前大分蘖满足成穗需要。2)春管后移,有效控制春季无效分蘖,推广氮肥后移技术。3月下旬至4月初,每m追尿素7~10kg,浇好拔节水,主攻穗粒数。3)加强后期管理,普通麦要适时浇好灌浆水,增强灌浆强度,提高粒重。优质小麦一般不提倡浇灌浆水,严禁浇麦*水;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植株呈现旱象时进行灌水,每m灌溉量以30~40m为宜;灌溉应在开花后15d以前完成。3.2预防晚霜冻害因春季晚霜冻害造成的产量损失时有发生。除气温变化因素外,播期偏早、品种抗寒性差、土壤墒情不足等问题,是冻害加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生产中要做到适期足墒播种,杜绝抢墒早播现象。提倡适期晚播,避免因早播旺长造成后期晚霜冻害。同时,在小麦品种选用中,注意选择抗寒性好的品种。3.3预防小麦倒伏选用丰产性能好、株高适中、抗病性、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磷钾配合施用,实行小麦健身栽培,培育冬前壮苗。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春季小麦起身拔节初期可及时喷施多效唑等化控防倒药剂,控制小麦第一节间长度,抑制小麦旺长。3.4防控病虫草害一般开春后,主要防治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条锈病、白粉病以及赤霉病等,密切警惕条锈病流行。穗期遇连阴雨天气,要主动出击做好赤霉病的防控。虫害主要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吸浆虫、麦芽、红蜘蛛以及麦叶蜂等。小麦杂草主要防治猪殃殃、播娘蒿以及荠菜等阔叶杂草和节节麦、雀麦、野燕麦以及看麦娘等恶性禾本科杂草。要针对实际情况把握防治指标,落实好适期早防治的技术要点,及时控制危害。要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关键时期要及时组织发动,如大规模的化学除草和穗期赤霉病预防等,努力做到统一组织、统一发动、统一部署和统一防治,切实提高防控效率和效果,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3.5适时收获“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当小麦籽粒由蜡熟期转向完熟期时,呼吸消耗大,千粒质量降低,易断穗落粒,造成损失。因此,蜡熟期是最佳收获适期。要根据小麦成熟程度、品种特性、生产条件和天气情况等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采取适当的收获方法,灵活合理地抢时收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gx/495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