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BOSS直聘成功在美上市。华映资本在BOSS直聘成立不到一年时便与其深度接触,并于年成为C1轮融资的领投方,在C2轮中又继续加码。6年来一直坚定支持着BOSS直聘的成长。
IPO前夕,36氪对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主管合伙人章高男进行了专访,畅谈上市背后的故事。
对BOSS直聘的投资可以看作是过去几年华映资本投资的缩影——一切关乎人和数据。成立7年,开创招聘行业“直聘”模式的BOSS直聘终于赴美上市。
开盘首日,BOSS直聘 涨幅逾95%,市值突破亿美金,成为市值 的本土招聘网站。这是一群人的努力,也是一场和资本有关的胜利。
BOSS直聘登陆纽约纳斯达克大屏7年时间,BOSS直聘先后与10几家机构结缘,华映资本就是其中之一。在年领投C1轮融资后,在C2轮中,华映资本再次跟投,成为BOSS直聘重要的机构股东之一。
主导BOSS直聘投资的是华映资本的主管合伙人章高男,这位理工科出身的投资人对技术和数据有着迷之信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标签,BOSS直聘才被章高男看中,成为了当时华映资本所有投资项目中,“开价”最有突破性的一次。
对BOSS直聘的投资可以看作是过去几年华映资本投资的缩影——一切关乎人和数据。
不过,成立13年,华映资本也在改变。从文娱内容基金起家,最近几年“消费升级”逐步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它与“科技赋能”一起,组成了现如今华映资本投资的两翼。
针对这样的路径变化,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在去年华映年会上曾引用芒格的话做过生动的诠释:投资就像捕鱼, 条原则是要到有鱼的地方去,第二条原则是千万不要忘记 条。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主管合伙人章高男、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
言外之意,对人群和技术这两条主轴的 把握,是华映能在过去十几年,从一家初创基金成长为头部机构的重要“支点”,而在未来十年这样的逻辑框架仍然不会改变。
“几乎 时间就认定了BOSS直聘”
章高男 次听说BOSS直聘这个项目是在年初,在为一位朋友的产品出谋划策后,对方和他聊起了这一项目。
当时,章高男便开始用BOSS直聘为华映资本做招聘。在 次使用产品的时候,章高男就有了投资的想法。这是一个投资人的直觉,他觉得BOSS直聘完美符合华映一直以来的投资逻辑:技术底层+模式创新。
本质的区别是,相较于传统招聘网站,BOSS直聘一开始就以“技术公司”自居,除了创新性的“直聘”模式,基于大数据个性化推荐带来的效率提升是BOSS直聘能够从一众招聘网站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章高男一直以来相信的。“当时就觉得很有突破性,完全颠覆了我对招聘的认知”。章高男告诉36氪。
在辗转多个朋友介绍,章高男见到了BOSS直聘CEO赵鹏。一见面,章高男就表达了想投资BOSS直聘的决心。但不巧的是,双方会面之前,BOSS直聘刚拿完其他风投的融资,短时间内再拿一轮融资,赵鹏很为难。
不过,章高男很快将赵鹏推给华映资本的创始人季薇,双方见面后,彼此都非常认可。为了表达诚意,华映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不看数据,估值什么都可以接受,只希望在这一轮基础上再加一些钱”。
据章高男回忆,当时BOSS直聘万美金的估值已经超过了华映资本对于早期公司的估值预期,但为了不错过如此有突破性的公司,华映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彼时BOSS直聘的日活还不到20万,虽然数据涨得不错,但从体量来看是名副其实的小公司。
对彼此的认可,让双方很快促成了合作。华映资本果断出手,在年9月敲定了投资框架,领投了BOSS直聘的C1轮,并在随后的C2轮中持续加注,成为了其重要的机构股东。
BOSS直聘创始人、CEO赵鹏对于直聘模式而言,做ToC端的技术投入本来就比较高昂。而在年的招聘市场上,作为新入局者,BOSS直聘还需要不断地从智联招聘、猎聘、拉勾等对手中抢夺用户,烧钱不可避免。这时,资本的力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对赵鹏的印象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既有作为企业CEO的格局和胸怀,又有躬身入局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