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羊肚菌每亩要“吃麦”上千斤,说是浪费,农民急了:到底该种什么?
羊肚菌,是这几年比较火热的三农创业项目,每斤好几百上千元,妥妥的致富门路。每一颗羊肚菌农民们都舍不得吃,全部奉献给了城里人换成了钞票。
美味,市场好,有销路,价格高,管护难度低等优点。有头脑的农民善于抓住机会,带头种植羊肚菌。许多地方开始大规模推广人工种植羊肚菌,甚至推动成了产业化,以此来拉动农民的增收。
羊肚菌采用的大棚种植技术,只要技术得当,每亩纯收益至少能达到3万元以上。
羊肚菌生产周期为3个半月左右,只在播种和采收期比较忙,中间段管护基本上不费什么事,被种植户称为“懒汉菇”,而且还可以与其他季节性蔬菜进行轮作。
羊肚菌富含多种氨基酸,被市场视为高级补品。投入产出比高,增收效果好。市场持续走热,产业迅速升温。
据中国食用菌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来看,羊肚菌种植从年的多亩,到年的7万多亩,再到年的34万亩,势头很猛。产生的效益数以亿计。有专家预测年以后很可能种植面积会突破万亩。
羊肚菌价值高,赚钱快。目前的人工种植技术,有一个美中不足的缺点就是太耗费粮食。其他的菌类种植都是废物利用。
而种植羊肚菌要想产量高,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给羊肚菌配制以小麦、麸皮为主料的营养包,为羊肚菌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源。
种植一亩羊肚菌,基本上需要消耗一亩地,甚至两亩地的小麦用量,也就是大约斤左右做为营养补充。而且要保证不是陈麦,否则会出现低品质等系列问题。
羊肚菌种植面积持续快速增长,背后的粮食消耗也会相应地同步增加,这是必然。想要种植户用其他原材料来替代小麦,在目前技术有限的情况下暂时没有可能性。也就是说粮食消耗也是持续的。
如今不管是单个的羊肚菌种植户,还是地方的产业帮扶,大家在乎的都是经济效益,谁也没有去考虑粮食消耗过大的问题。细账一算,也确实惊人。
怎样让羊肚菌种植的小麦用量降下来?成了一道需要攻克的难关。
目前羊肚菌产业化还有扩大的趋势。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人提出了这是一种浪费性的种植模式,必须节流。还应该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避免粮食消耗。
羊肚菌胃口大喜欢“吃小麦”,农民种植对天量的粮食消耗却“无感觉”。这是对羊肚菌种植户的一种评价。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一摆出来,农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多生产粮食为国家做贡献,这是一个农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点没错,农民很清楚。
粮食农民们是种出来了,可粮食消耗和浪费就是全社会的责任了。
看看全国有多少宠物,一年消耗的粮食有多少?看看全国的大小食堂,一天要浪费掉多少粮食?看看全国大大小小酿酒厂,一年要消耗多少粮食?还有等等等等,有人算过吗?
羊肚菌种植也只不过是把粮食做了一个转化而已。养猪养鸡养鸭等养殖也不都是在消耗粮食作转化吗?
诚然,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但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国家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在发展羊肚菌产业的同时,寻找替代的好原料,开发高产的新技术才是解决粮食消耗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