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觉得今年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涨势过猛,价位不断创新高。其实这种粮价疯涨的情况不单单发生在中国,全球粮食价格都在飙升,据说已经创6年新高。中国粮食中最重要的品种玉米,已经创历史最高价。世界各地的民众或许可以列举出一大串例子:在印尼,豆腐比去年12月贵了30%。在巴西,当地大豆价格比去年1月上涨了54%。在俄罗斯,消费者购买糖的价格比一年前高出了61%。
导致全球粮价大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消费的大幅增加以及库存的减少。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2月4日发布的《谷物供求简报》显示,全球谷物库存量已经降至了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且不少粮食生产大国遭受了自然灾害的“洗礼”,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减少。
对于中国来说,粮价的上涨也算情理之中,但涨势如此之大则是意料之外。据行情宝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玉米均价已经涨至元/吨,也就是说一斤已经达到1.5元!那么接下来还涨吗,能否突破2元?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呈现“期强现弱”格局。连盘玉米期货价格持续下行,较1月中旬高点下跌近元/吨。不过在各方预期在有支撑点的情况下,今日玉米期货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反弹。现货价格则相对坚挺,虽然山东等地因企业门前到车量增加而出现集中下调玉米收购价的现象,但本地高价区间仍未被撼动,今日就开始全面止跌企稳。东北玉米市场在出现个别企业试探性降价后,并未有大批企业跟跌,甚至内蒙古某企业开始恢复收购,挂牌价为当地最高元/吨。
影响玉米期现市场运行的因素多空交织,就引发回落“致跌因素”可总结为:1)年后售粮高峰期到来,东北及华北当地企业厂前玉米车辆明显增多,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加,价格自然会被压制。2)非洲猪瘟疫情消息的二次发酵对玉米消费而言,影响更多的应该是在心理层面。不过年后也确实是玉米饲用消费阶段性淡季。3)饲料企业积极提高替代品的使用比例,就连部分深加工企业也要“掺一脚”,削弱玉米消费。4)政策粮的投放;3月4日黑龙江定向投放吨临储玉米,以元/吨的价格全部成交。
不过上述的这些利空因素并不能造成玉米价格的暴跌,充其量会在粮源阶段性增加的情况下,导致玉米价格短期的高位回调,跌幅有限。即便是下游用粮企业保持的玉米库存在2-4个月,但距离新季玉米上市仍需至少4个月,在此期间玉米价格会因供应青黄不接而再度上涨。此外,优质玉米仍会作为“奢侈品”保持高价,建议有需要的企业、个人可趁着降价逢低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