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足种好今年冬小麦

10月12日,梁园区王楼乡王阁村农民在田间播种小麦。本报记者崔坤摄

“寒露”已过,正值小麦播种关键时节,由于受到近期阴雨天气影响,我市大部分土壤出现湿度偏大、部分地区农田积水的情况,对今冬麦播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0月12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局根据今年小麦播种形势,要求各地严格把好小麦选种、整地质量、配方施肥、种子处理、规范播种等小麦播种关口,打牢明年夏粮生产基础。

把好小麦选种关,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结合近年来小麦品种在不同县(市、区)、不同气候年型下的综合表现、试验示范结果和农民种植习惯,提出百农等10个主导品种、矮抗58等10个搭配品种和周麦36等13个示范品种,科学合理进行品种布局。

把好整地质量关,重点做好深耕耙压。以“深(耕深25厘米以上)、细(表层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平(土地平整)、实(上虚下实)”为标准,突出抓好深耕、镇压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整地技术落实,全面提高整地质量,争取田间管理主动权,打好麦播基础。

把好配方施肥关,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依据目标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按照“氮肥总量控制,分期调控;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充”的技术要求,集成示范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把好种子处理关,推行病虫绿色防控。在麦播期间,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指导农民群众开展种子和土壤处理,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操作,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力争麦播种子处理全覆盖,杜绝“白籽”下地。大力提倡统防统治,实施统一包衣(拌种)和混合包衣(拌种)及土壤处理,做到关口前移,防在前面,确保小麦出苗齐、匀、全、壮。

把好规范播种关,奠定小麦壮苗基础。结合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期。针对部分田间积水严重的地块,播期推迟、晚播面积大的情况,指导农民落实“四补一促”的晚播小麦技术,选用早熟品种、以种补晚,提高整地质量、以好补晚,适当增加播量、以密补晚,适当增加底肥、以肥补晚,加强田间管理、一促到底。

据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农情调度,截至10月12日16时,小麦已播种39.51万亩,占预播面积万亩的4.22%。据省秸秆禁烧办公室“蓝天卫士”监控中心监测显示,我市10个县(市、区)均无火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z/341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