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全喂入履带水稻机使用中故障率根据调查平均为.5%,比年上升15.2%。%的全喂入水稻机故障率相比其他产品而言确实高了很多,这与水稻机参与收割早、中、晚稻,有的还参与收割小麦,全年作业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其实水稻机的故障率与地域有很大关系,对于有早、中、晚稻的地区及跨区作业的水稻机来说,故障率肯定远远高于只有一季作业的地区。但是,年全喂入水稻机故障率比年上升15.2%依然说明水稻机整体质量情况不容乐观,似有下行趋势;另一方面故障率上升也与喂入量越来越大,新机型尚不稳定及年产量、销量锐减有关。
下图是年全国全喂入履带水稻机各系统故障率图表:
全喂入履带水稻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两大类,其中软故障中最为突出的故障是跑粮、粮食不干净、发动机动力不足等;硬故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各类皮带烧损、各类搅龙轴断及变形、振动筛及筛网损坏、链条断及链耙异响、风机轴磨损及断裂、风机叶片变形、大架开裂、脱粒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板断裂等。烧皮带、跑粮、粮食不干净成为全喂入履带机的通病,鲜有作业中不烧皮带的水稻机,一个作业季节,烧一两次皮带成为水稻机上很正常的事情,据统计,全喂入水稻机上仅皮带一项故障率就高达%以上。
下图是年全国全喂入履带水稻机各系统故障率柱状图:
农机小课堂
全喂入水稻机年度典型故障
1、各类皮带烧损问题突出
在市场调研中,江西一用户反映其购买的一台5公斤喂入量的水稻机,在年水稻收获作业中,割台传动皮带、行走皮带、清选搅龙皮带、卸粮皮带均出现烧损,仅皮带故障率就达%,触目惊心。
全喂入水稻机上的传动,大多采用皮带传动方式,单台水稻上皮带使用量很大,水稻机作业中负荷大、负荷不均匀,如果皮带选型不合适、皮带调整不到位、皮带质量差,在水稻机重负荷作业时,皮带出现打滑烧损的数量就会很大。水稻机使用中主要损坏的皮带包括行走皮带、脱粒皮带、风机皮带、割台传动皮带、清选搅龙皮带、卸粮皮带等,几乎水稻机上所有的皮带都会出现损坏,皮带损坏与皮带质量差、皮带选型不合理、成组皮带无长度公差要求、皮带负荷不均匀、作物堵塞、超负荷作业、皮带张紧力不足及控制方式不合理等都有关系。水稻机作业中为减少皮带故障率,一是要选用质量好的皮带,如盖茨、坂东皮带等;二是成组皮带一定要有公差要求,要控制成组皮带在公差范围之内,避免涨紧后出现一根皮带长、一根皮带松的情况,负荷重的成组皮带建议直接选用联组带;三是皮带负荷重的,建议由单根改为双根成组皮带;四是皮带张紧要符合要求,并经常检查,如果皮带张紧不符合要求,则皮带极易打滑及烧损。
2、各类搅龙轴断裂及变形突出
在市场调研中,湖南一用户反映其购买的某知名品牌4LZ-5型水稻机,在收获作业中,籽粒输送水平搅龙轴轴头断、卸粮搅龙叶片变形。搅龙轴断裂及变形也是全喂入履带水稻机表现突出的硬故障之一,籽粒水平搅龙、籽粒垂直搅龙、杂余水平搅龙、杂余垂直搅龙、卸粮水平搅龙、卸粮垂直搅龙等在使用中均出现过轴头断裂及叶片变形的情况,搅龙轴断裂多发生在轴头部位的台阶处,此处也是应力集中的部位,搅龙轴断与搅龙叶片变形与搅龙轴及叶片材质差、轴台阶处无过渡圆角或过渡圆角过小、搅龙热处理质量差、负荷大、负荷变化大、搅龙筒堵塞、搅龙及叶片设计不合理、搅龙及叶片加工有缺陷等有关,也与水稻机使用中用户操作、保养不当,如作业时割台铲土进入泥土,造成负荷大、堵塞等有关。
3、大架裂纹、脱粒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板开裂
在市场调研中,安徽一用户反映其购买的一台5公斤喂入量的水稻机,在收割结束后保养中发现大架有裂纹;湖北一用户反映其购买的一台5公斤喂入量的水稻机,在收割作业中出现脱粒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板开裂现象。水稻机在正常使用作业后大架出现裂纹,在正常使用中出现脱粒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板开裂属于重大质量问题,大架出现裂纹主要是大架强度不足、作业环境恶劣引起;脱粒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板处开裂也多是由于强度不足、焊接不良引起,脱粒支架与横梁固定连接板处开裂后脱粒滚筒就会失去平衡,由于滚筒转速高、震动变大,会引起喂入锥形筒与轴焊合脱焊断开,滚筒轴幅盘撕裂断开等,引发一系列问题,所以,生产加工中必须加强此处连接板强度及焊接质量控制。
4、跑粮现象多
在市场调研中,吉林一用户发来视频反映其购买的5公斤喂入量水稻机,在收获作业中严重跑粮的问题,人视频中看,地面上稻粒密度之大、跑损之多触目惊心,远远超过水稻机说明书中规定的总损失率小于等于3%的上限。
在水稻机的实际作业中,用户如何快速推算一亩的总损失量呢?这里有一个简易的算法,你可以试试:用你的手掌随机按到地上,如果手掌按住的地方有15个的水稻粒,就说明丢损或已经超标了,超过了说明书规定的3%上限。具体依据及算法如下:一亩水稻按斤产量计算,按水稻机说明书总损失率小于等于3%计算,一亩水稻丢损上限是36斤,1斤水稻大约2万粒,36斤水稻大约72万粒,1亩地是.7平方米,也就是说每平方米丢损约为粒(72万粒/.7平方米),普通人的手掌面积大约是0.平方米(平方厘米),也就是一个手掌的面积上有约15粒水稻(粒/平方米×0.平方米),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巴掌拍到地上,如果能拍到15粒水稻,丢损就会有约36斤,对于一巴掌拍到的多于15粒或少于15粒水稻的情况,按比例估算总丢损量即可。
水稻机作业中的跑粮损失一般分为夹带损失各抛粮损失,对于夹带损失,一般采用如下调整方法:一是发动机转速低,未到额定转速,或联组皮带张紧轮未张紧,需要检查油门是否到位,油路是否畅通,或联组皮带等;二是调整脱粒上盖导向板角度,使之倾斜;三是凹板筛网孔堵住或部分堵住;四是喂入量偏大,这是需要降低收割机前进速度或提高割茬。
对于抛粮损失,一是发动机转速低,未在额定转速下运转,或联组带张紧轮未张紧,需要检查油门是否到位,油路是否畅通,或联组带等;二是清选筛开口角度较小、调整不合适,可适当调节筛片角度;三是风力调整不合适,是否过大,可调整风板角度;四是喂入量偏大,可降低收割机前进速度或提高割茬;五是清选负荷太大,可考虑降低脱粒滚筒转速。
水稻机跑粮问题突出也与现在的水稻机越做越大,喂入量越来越高有关。随着喂入量越来越高,发动机的马力随之也越来越大,年5公斤的喂入量是最主流的产品,有的已达到6公斤、7公斤、甚至8公斤的喂入量,同时水稻机为追求作业效率,车速也越来越高,但清选面积并没有有效加大,在实际作业中,由于水稻品种的不同、亩产量的提高、车速的提高、用户希望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的愿望提升,导致作业时喂入量过大,清选系统超负荷作业,跑粮现象突出。跑粮与水稻机喂入量偏大、收割速度偏快、转速匹配不合理、清选面积不足等都有一定关系,也与生产商、驾驶员急功近利,片面追求作业效率、水稻机性能尚有缺陷、无法满足实际作业需求也有关系,当出现跑粮时,要进行必要的调试,如果调试后作业效果仍不理想的话,作为最有效的临时措施,可能就是降低车速了,降低一点车速此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实质就是减少一点喂入量,让清选系统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5、粮食太脏,杂余太多
在市场调研中,从用户手机中拍摄的照片看,一部分水稻机收获作业时,卸粮筒放出的粮食确实太脏,杂余太多。粮食脏,杂余多,主要与喂入量偏大,清选面积不足,调整、使用不当、转速匹配不合理有关,也与水稻品种、水稻机性能尚有缺陷有关。出现粮食脏,杂余多时,建议检查调整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风力是否过小;二是清选筛的角度是否过大;三是脱粒齿杆与凹板筛间隙是否过小;四是进风口角度是否变形;五是转速是否降低。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啦,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评价并提出建议哦~
本文由农机指南原创,农机指南拥有其版权,未经农机指南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注: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