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行情在短期内还是会有波动的,区别在于东北地区下跌,华北和山东地区上升,最近东北和山东地区上升,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也会有波动。
物价一直在波动,让人忧心忡忡。
玉米期货上周表现强势,曾令现货市场有很大的信心,但由于玉米持续收割,使得下游的压力持续增大,因此有可能出现回落的危险。
虽然表面上,玉米的行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大部分都是一涨一跌。
事实上,伴随市场的持续发展,未来三大玉米走势将会模糊可见。
1、集中上或分散
在秋收前,人们主要关心的是谷物的生产,关于是否要减少或增加,人们对此有很大的争论。
由生产竞争转向了集中上量的竞争。
按照以往的惯例,在秋季收获的时候,玉米会大量供应,而现在,因为供应的减少,导致了供过于求。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有商人和公司建立仓库。
不过根据今年的形势,这种集中上的数量很有可能会被分开。
怎么会这样说?
一是因为气候原因,今年的小麦收割一直推迟,而这一次的春节来得比较早,所以,市场认为,粮食储备越少,产量越大。不过……
今年的小麦品质比去年好,也就是减少了保鲜的困难,加之今年的价格上涨,使得农户们都很惜货,不着急去抢购。
另外,以前的农户,除了种植粮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收入,不过,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人都有了新的经济来源。
卖粮食不是他们的生活来源,所以他们出售粮食的必要性也就大打折扣。
二是由于气候转凉,最近几个地区的传染病有蔓延的征兆,这就导致了
交通运输的起伏不定,导致了粮食的集约化。
三是参照了往年的市场情况,
这一次的事情,和往年差不多。
市场一直在努力的等待着,实际上,玉米的涨落和下跌都没有发生,这让不少商人都在观望。所以,不能排除在今年出现与上年相似的情况。
2、市场博弈的僵局
目前,国内的玉米收购和销售还没有真正启动,但是目前市场上各个主体的心态都很真实。
农民们的惜售心理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于高品质的粮食,他们并不担心销路;而最近两年新粮在市场上的建仓主体大量出现亏损,导致交易者和干燥塔的观望心态有所上升。收储的人不是很急,而买的人也不是很急,所以,他们的价格很有可能会陷入僵局。
反过来说,
关于粮食价格的走向,各有不同。
有些人看好了,
结果表明,由于进口的玉米成本上升,国内替代率下降,同时畜牧业的盈利增加,导致了对饲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玉米的上涨;
不过,也有一些人觉得,现在看来,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春节之前,等过了年,随着消费的下降,猪肉的需求量肯定会下降。而且……
而今年,正好是玉米产量最大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矛盾,会让小麦的产量下降。
买方和卖方都是死对头,而且意见也各有不同,所以未来的玉米博弈形势或会更加激烈。
3、价格波动频繁
除博弈不断升级外,玉米行情的另外一种走势则是行情波动频繁,尤其是涨跌互换,涨跌互现。
玉米的涨落受两个因素的作用:
一是市场的库存补充心理.
也就是在玉米全面收割之后,由于存在供需的差距,公司需要进行一整年的储备,同时,补库的购买需求也会影响到玉米的价格。
二是受全球玉米的冲击。
尽管美玉米和乌克兰的玉米产量都有所下滑,但由于美玉米的进口成本大幅上涨,中国目前正寻找新的谷物资源,缅甸已经试图将吨的谷物卖给中国。而此前中国已经和巴西签署了类似的合同,
巴西的谷物最早将在12月份向中国的销售。而巴西的低价玉米必然会在国内掀起另一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