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今年上半年,玉米的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跌,再涨的走势,并且最近涨势较为强劲。那么,上半年的玉米价格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进入下半年,玉米行情又会有什么新的变化?这对粮食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回顾前些年玉米价格走势
1-2月份,利空利多交织,玉米期货在高位震荡。
在春节前,农户普遍存在着惜售心理,与往年相比,出售速度相对较慢,同时,在需求方面,无论是下游企业,还是贸易商,库存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使得玉米价格一直保持上涨态势。
春节后,随着粮食销售高峰的到来,加上港口进口粮增多和陈粮拍卖的传闻,使玉米价格逐步走低。二月中下旬,受基层储备粮减少,贸易商补仓意愿增强,南美气候变化,黑海地区出口风险加大等因素影响,导致玉米价格再度回升。
从三月到五月初,玉米价格持续下跌。
进入三月份之后,由于气温回暖,导致了玉米销售集中出现,但是在需求方面,仍然处于低迷状态,下游采购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小麦价格也开始大幅下跌,作为饲料中的替代品优势再次体现出来。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供应形势相对宽松,玉米价格也在不断走低。截至五月上旬,玉米价格已经比三月上旬下降了约元/吨。
从五月中到六月末之间,粮食价格开始反弹。
五月中旬以来,在基层储备粮减少、市场氛围转好的背景下,一些处于低位的厂家也在积极提价以促进收购。五月下旬,在河南及其他主要小麦产区连续降雨影响了市场预期。同时由于芽麦尚未大规模替代,并且西南部分地区出现玉米缺货现象,使得各渠道库存迅速消耗。再加上南美干旱气候,使得玉米价格有所上涨。
在芽麦大量出现之后,由于其低价优势,引发了饲料企业的大量采购,这使得玉米价格受到了一定的打压。但是,在芽麦供应逐渐减少,以及收割期风沙逐渐消散之后,市场对玉米的认知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使得玉米价格得以稳定。6月以来,美玉米受到持续高温和干旱影响,导致国际玉米价格急剧上涨,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市场。
分析预测玉米后市形势
在种植面积上,自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玉米供给侧改革,导致了玉米播种面积在过去5年中呈现下降趋势;自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农户对种植玉米的热情高涨,使得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又出现增长态势。
受“两稳两扩”计划和豆油增产计划的影响,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出现了新的下降趋势。在年,播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两稳定、两扩大、两提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会保持稳定增长,但是,最终的产量还是要看玉米生长期内的气候条件如何。
从种植成本来看,根据我们在黑龙江、吉林地区的调查显示,今年的玉米种植成本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6%,主要原因是土地租金、种子、肥料等费用都有所上涨。其中土地租金上涨最多,平均每年增加约元/亩,涨幅达到23%。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预测今年新收的玉米到港价格在-元/吨之间。
在国内可供替代的产品中,主要有小麦和芽麦。
今年陈粮拍卖一直没有开始,最近有传言说陈粮拍卖将在七月中旬启动,出货量可能比预计少了万吨,起拍价也比去年上涨了多元/吨。按照这个情况,陈粮出库成本只有元/吨左右,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当然,关于陈粮拍卖是否暂停也有不同的说法。综合来看,陈粮替代对后市玉米行情的影响或将低于预期。
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