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小麦基因图谱在这所985学校诞

就在最近,我国一所名气并不是很大的大学火了,因为其一个最新的科研成果不仅仅被《人民日报》进行大幅篇的报道,而且其还登上了世界上代表最高科研成果的杂志——《科学》。这所沉寂已久的大学,再次闪现到了大众的眼前,其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这所大学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的完成的报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宋卫宁教授团队在这次发现中充当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参加的研究团队,这个教授的团队完成了7DL染色体物理图谱构建及序列的破译工作。

据说这个染色体之前并没有一点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根本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而且这个染色体就与相当于整个水稻的基因组的大小相当,而且对其的研究难度还要远超水稻基因组。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卫宁教授和自己的团队在国家的帮助下,在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下,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为以后掌握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早是在国民建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也是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大学,其之后合并了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及河南大学的农学院,并且改名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改名为西北农业大学,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合并了陕西省林业学院、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等六所大学与科研单位称为了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尽管这所大学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而且还是“工程”、“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但是这所大学在地理位置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劣势,其不仅是在西北地区,而且还是在陕西省一个小县城里面。

这个县城离先市区非常远,如果想要去市区的话都得搭一个多小时的车,偏僻的位置可能会让这里的学子潜心学习,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可以一心一意进行科研。但是也有非常多的学生根本不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和就读,因此每年有很少人报考这所大学。很多学生宁愿去一个沿海的“工程”大学,也不愿来这里,因此这所大学根本招收不到好的生源,其每年的录取分数线甚至不如很多的“工程”大学,因此这也导致这所大学的名气大不如从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力还是非常强大。在双一流学科评选中,其农学被评为了双一流学科,而在教育部的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其有一门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这所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农业水土工程、土壤学等7门学科均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还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以及作物遗传育种两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

在学科排行方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林学、植物保护以及农业工程均为在同类学科中排名第三;园艺学、畜牧学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均在全国同类学科前五;风景园林学、兽医学、草学、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也都是全国同类学科前十的存在。除了超强的学科实力之外,其还有强悍的科研能力。除了宋卫宁教授所在的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实验室以外,还有*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重点家实验室,三个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低调内敛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曾获得上百个国家级奖励,给我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p/539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