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麦一生的成长过程

一.小麦的一生

(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一生的图解

三、小麦各生育期特征

萌发

种子吸收水分和氧气,胚根、种子根和胚芽鞘,包括着第一片真叶的组织,开始萌发,12-25摄氏度为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第1阶段

出苗:出苗阶段,胚芽鞘伸出地面遇到光之后则停止生长,第一片叶子从胚芽鞘顶端伸出;三叶期之后才开始分蘖的生长;主根系开始生长;分蘖节形成,可不断分化出叶片、孽芽和次生根。

第2阶段

分蘖发生:分蘖发生于分蘖节上,分蘖的第1叶为不完全叶(蘖鞘),起保护作用;分蘖一般起始于3叶期之后,于第一片叶的基部发生;主根系开始发育。

第3阶段

继续分蘖:幼苗主茎出现第4叶时,第1叶的叶腋部位分化出第1分蘖,以后主茎每出现1片叶,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分化出各个分蘖,出蘖位与主茎出叶数呈n-3的对应关系;同时,每个分蘖伸出3片叶时,也能像主茎一样长出第一个次级分蘖,其后也像主茎分蘖一样继续长出更多的次级分蘖;这个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播种时期、出苗率、营养物质、温度和水分有关。

越冬期

春化:逐渐降温和短日照条件能够增加冬小麦的耐寒性,春化周期大约在10摄氏度以下持续3-8周。

分蘖结束:冬小麦在春季当温度升到3摄氏度之上时,春分蘖开始分化;当幼穗发育到二棱期时,分蘖停止分化;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分蘖的多少;当分蘖长至3片叶之后,其生长将不再依赖主茎。

第4阶段

叶鞘的伸长(返青期):叶鞘开始伸长,一系列叶鞘相互环绕在一起形成假茎,叶鞘逐渐变得直立。

第5阶段

叶鞘直(起身期):假茎直立,叶鞘不断生长;幼穗中最后一个小穗分化完成(封顶期),小穗的数目不再增加;第一个中空茎形成时,默长度大约为1.5cm。

第6阶段

第一个地上节出现(拔节期):节间的伸长导致第一个地上节出现;金同的节堆叠在一起,茎秆节间的伸长始于穗分化的二棱期至小花分化期,按节位自下而上顺序伸长;这个时期大约积累了

25%的干物质。

第7阶段

第二个地上节出现(孕穗期):第二个地上节出现之后,倒二叶也正好显露出来;这个时期对水野和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更加旺盛;低温会对幼穗的发育造成伤害。

第8阶段

旗叶可见(挑旗期):旗叶从第3或第4节上方露出,初期呈锥状,称为心叶;心叶继续生长并逐渐展开定型;旗叶和倒二叶主要为穗部的发育提供营养;该时期大约积累了24%的干物质。

第9阶段

旗叶叶舌可见:旗叶完全抽出,旗叶和倒二叶为籽粒灌浆提供了70-90%的营养物质。

第10阶段

孕穗:幼穗包裹在叶鞘中,并逐渐发育变大;旗叶的叶鞘和穗轴不断伸长;低温会对穗子发育造成伤害。

第10.1-10.5阶段

抽穗:穗子刚刚露出时对应第10.1阶段,穗子全部露出时对应10.5阶段。这个时期大约需要3-5天命低温会对穗子的发育造成损伤。

第10.5.1-10.5.3阶段

开花:穗子全部抽出后大约3-5天就很快就进入开花阶段;中部穗子发育较快,首先开花和授粉;第10.5.2阶段是指穗子顶部小花完成授粉,第10.5.3阶段对应穗子底部小花完成授粉,此时整个穗子的授粉结束。低温会对授粉造成严重地负面影响;该时期大约积累了75%的干物质。

第10.5.4阶段

水分增长期:授粉10天后籽粒的长度固定,籽粒迅速增大;含水量迅速增加,可达到70%以上,但干物质积累很少。

第11.1阶段

乳熟期:籽粒的干物质呈线性增长,胚乳细胞中淀粉体迅速沉积淀粉,并不断分化形成新的淀粉粒;该时期大约在授粉之后15-18天出现;此时的籽粒挤破之后会有乳白色液体出现。

第11.2阶段

面团期:籽粒褪色并并失去光泽,含水量持续下降,干物质的积累速率下降;胚乳成面筋状,体积开始缩减大约持续3天。

第11.3阶段

蜡熟期:在籽粒成熟的过程中,籽粒的含水量下降只30%以下;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是生理成熟期;籽粒变硬,很难用指甲掰开。

第11.4阶段

完熟期:籽粒的含水量下降到15%,植株变成秸秆;籽粒中的干物质停止积累,籽粒体积缩小。

栽培措施:当籽粒含水量下降到15%时,应尽快收获,否则会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若留作种子,则需进行额外的清理或处理。

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先后顺序

*花叶病*病,红蜘蛛,白粉病,叶锈病,纹枯病,根腐病或全蚀病,蚜虫,赤霉病,吸浆虫,麦叶蜂,粘虫,条锈病,叶枯病,黑穗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p/480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