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陈麦一路上涨,冲上了1.4元/斤以后,市场也变得像惊弓之鸟,开始担忧会不会突然转跌,毕竟已经被前期的下跌给跌怕了。
而这边担忧之心刚起,那边转眼就有企业出现了下调报价的现象。
例如,河南有企业就下调了小麦的报价,也成为最近小麦持续上涨以来的第一个下跌。
虽然说跌势并不大,但是这对于已经草木皆兵的市场来说,依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那么,涨势正酣的小麦为何突然出现下跌的迹象呢?
大概率有两个原因:
一是上量增加,价格回调。
近期这波上涨可以说极大程度上缓和了之前小麦大跌的情绪,而随着市场对于新麦的不确定性增加,面粉企业也开始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观望新麦行情,看看是否有机会抄个底,从而平衡一下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近日降雨的持续,也担心新麦质量走弱,所以也开始收购一些陈麦打底。
但随着陈麦价格持续上涨,部分企业到货量增加,但企业的收购是十分谨慎的,所以不敢大量采购。
因此,上量增加,就出现了价格回落。
二是大家都“恐高”。
想想之前小麦的多轮“俯冲”,谁不怕啊!
当小麦持续回涨,高点再次突破1.4元/斤关口的时候,市场心里也在打鼓。所以这时候出现回调,也不排除有试探之意。
那么,随着麦价出现回落,是否意味着小麦又要再次大跌了呢?
新农观认为,至少当前来看,还没有那么悲观。
一方面,小麦的涨势还在持续,拍卖仍在溢价成交。
前期小麦跌跌不休,很大程度上也是储备小麦不断降价拍卖,使得市场看跌之心越来越重,于是跟跌也越来越多。
毕竟自小麦大跌以后,大家心里都没底,唯一能参考的就是*策小麦的拍卖了。
所以当*策小麦拍卖出现溢价成交以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情绪,小麦也持续跟涨。
而当前这种趋势仍在持续,所以市场情绪还不至于再次崩溃。
另一方面,俗语说,“麦过小满,还有一险”,意思是小满过后,天气多变,这对于小麦来说也将形成一定的风险。
而如今,这“一险”又来了。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5日至28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淮、华北、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将先后迎来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降雨天气将再次影响小麦收获进度,并且也再次加剧市场对于新麦质量的担忧。
此外,俗话也说“高处不胜寒”,算算时间,这轮小麦回涨的时间并不短了。而且从需求面来看,饲用需求虽然不断增加,但是近期饲料企业开始不断下调小麦的收购价格,这也意味着小麦虽没有大跌的风险,但是上涨的空间确实有限了。
今年来看,预计需求端的收购会有两个变化:
一是面粉企业的收购更为谨慎,大多是随用随收,大量建库的积极性不高,除非小麦超预期下跌。
但根据之前官方的预测,今年小麦开秤以后行情预计较为平稳,预计大起大落的几率很小。
二是饲料企业收购增加,至少相较于去年来说,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但是由于猪价低迷,但养殖户一直亏损,叠加供应高位,需求低位,预计后期猪价即便回涨,其上涨空间也有限。所以对于饲料需求也难有太大改观。
那么,饲用小麦的增量可能总体也有限,对小麦行情有一定拉动作用,但大幅拉涨的可能性不高。
所以,面对当前小麦的涨跌,更需理性,涨跌均有限,这或许是接下来小麦市场波动的一个主要特点。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