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风吹麦田千重浪,又是一年夏收时。小麦是中国人的重要口粮来源,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大攻关,加强育种技术创新,不断培育出抗病抗旱高产的优质小麦品种。
近日,我国自主选育的多个小麦新品种传来喜讯,为今年我国小麦丰收积蓄了底气,提供了关键支撑。
6月9日,在山东省小麦高产竞赛实打测产活动中,我国绿色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4”平均亩产达到.72公斤,刷新了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济麦44”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该品种较好地协调了优质与高产的关系,具有广适、抗病、抗逆等优点,在众多强筋小麦品种中表现优秀,是目前优于美国硬红冬的5个国产小麦品种之一。
自年通过审定以来,截至年秋播,已累计推广.92万亩,连续两年成为山东省第一大强筋小麦品种。
6月3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镇试验站,“渭麦9号”示范田迎来实产验收,平均亩产达到.6公斤,创下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纪录。
6月8日,我国旱地小麦新品种“洛旱22”,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平均亩产达到.52公斤。
6月5日,在平均3.75‰中重度盐碱度一水未浇的情况下,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庄村的一块盐碱地里,种植的小麦品种“济麦60”测得亩产达到.98公斤。能在处处可见碱蓬和白色盐碱斑的环境下存活下来,而且没有任何病害,产量还高出以往多公斤,让老麦农都直呼不可思议。“济麦60”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专门针对旱地、盐碱地培育的新品种,年通过山东省审定,近日已通过国家审定,它在山东省和国家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7个点以上,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其最大特点是水旱兼用条锈病免疫、高抗叶锈病。(综合《科技日报》《陕西日报》《渭南日报》)
来源:农业科技报
编辑:王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