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间技术管理

今年麦田整体墒情较好,小麦群体适中,整体苗情和小麦个体生长发育较好。冬季气温比常年偏高,小麦冻害整体较轻,但一些秸秆还田后没有镇压或镇压效果不好的麦田、旺长麦田,冻害相对较重。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气候特点,临沂市农业科学院提出小麦春季栽培管理技术建议,遵循因地因苗、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强镇压划锄,控旺苗稳长保蘖,促弱苗长根增蘖,保状苗稳产增收,科学运筹起身拔节肥水,促穗足粒多粒重,综合防控病虫草害,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一、镇压划锄,保墒增温

土地解冻后,要及早进行划锄,以起到增温保墒、破除板结、消灭杂草、促苗早发的作用。镇压重点针对秸秆还田效果不好、耕种质量较差或旺长的麦田,应在开春后,选天气晴好、无霜冻时进行镇压,可以沉实土壤,弥合缝隙,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早春划锄最好和镇压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

1、对旺苗麦田应以控为主,控旺苗稳长保蘖。旺苗麦田越冬期亩茎数达80万以上,由于群体较大,叶片细长,拔节期以后,容易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导致倒伏。对群体较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采用深耘断根、镇压或化控措施,控制群体发展、促进个体健壮。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蹲苗,推迟肥水到拔节期中后期,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对出现脱肥迹象的麦田,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2、对弱苗麦田应以促为主,促弱苗长根增蘖。弱苗麦田冬前群体小于50万,应及早划锄增温,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肥水管理应提前至小麦返青期。春季肥水管理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时开始追肥浇水,每亩施用7-10公斤尿素,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补充磷钾肥,促进春季分蘖。第二次在抽穗扬花期施肥浇水,每亩施用10-15公斤尿素,以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3、对壮苗麦田应促控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形成高产群体。壮苗麦田起身期群体为每亩50-80万。返青后进行镇压划锄,控上促下,控制春季分蘖发生,建立理想高产群体;对于群体较大,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采取化控措施。春季追肥应分推迟到拔节中后期进行,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4、对旱地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作业,以提墒、保墒。肥水管理上,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用化肥耧或开沟施入尿素10-15公斤,以利增加亩穗数和穗粒数,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5、冻害及春季低温灾害防御,冬季冻害较重的麦田,要早管促早发,及早采取管理措施。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公斤左右。小麦早春冻害主动防御主要是种植抗冻品种,培育壮苗,冷害发生前浇水或喷施叶面肥。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一是结合浇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高位分蘖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叶面喷肥,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

6、后期干热风应对,结合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治,开展“一喷三防”,即在喷施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营养肥,提高叶片和根系活力,以减轻干热风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三、病虫草害综合防控

小麦病虫草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针对不同病虫草害,选用适宜、高效、负作用小的防治技术和药剂;提倡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制度,培养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提倡选用生物农药,选用低*低残留农药,坚决杜绝高*高残留农药。

1、化学除草:2月下旬~3月上、中旬,小麦萌动、分蘖到返青初期,是麦田杂草的防除适期。对麦田阔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使阔得、使它隆、麦喜、巨星(苯磺隆)等除草剂,特别是20%使它隆每亩50-60毫升,对水35-40公斤喷雾防治,不仅对以荠菜、播娘蒿等为主的麦田杂草防效好,而且对其它除草剂防治效果较差的泽漆等防除效果好;6.25%使阔得水分散颗粒剂每亩10-20克,对水35-40公斤喷雾防治对猪殃殃有特效;30%麦老粉剂每亩30克对水35-40公斤喷雾防治阔叶杂草效果也非常好。

化学除草时应注意:

选择合适的温度:白天气温高于10℃时施药。多除草剂如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等药效的发挥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情况下施药,防效较差;用药时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多数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在一定湿度范围内,除草效果极佳。干旱时几乎无效。田间施药可结合浇越冬水、返青水或降雨后施药

严格按照推荐剂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用药量,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发生药害。甲基二磺隆,推荐亩用20~30毫升,春季施药超过40毫升就引起*化、生长抑制;2,4-滴丁酯用药量过高会造成畸形穗;异丙隆、甲氧磺草胺等用量过高会引起药害。

二次稀释法配制农药:避免开始除草剂浓度过高发生药害。

2、综合防治病虫害:

小麦白粉病、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粉剂50克,兑水60-70公斤在发病初期喷雾。

小麦纹枯病:病株率10~15%时,选用20%井岗霉素WP、40%多菌灵胶悬剂、70%甲基托布津WP茎基部喷药。

小麦根腐病:小麦拔节、抽穗和开花期用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5-克/公顷,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叶面喷雾1-2次。

小麦赤霉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禾果利)50克加水30千克喷雾。10%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间隔5-7天,第二次用药。

小麦*花叶病:麦田发生小麦*花叶病危害后一般药剂防治效果不明显,尽早浇水施肥,促苗早发,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损失。最好应对小麦*花叶病的措施是更换抗病品种。

小麦蚜虫:亩用10%吡虫啉WP25—30g或3%高啶30ml—40ml或40%氧乐果EC30ml兑水15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红蜘蛛:用哒螨灵、阿维哒螨灵、炔螨特、螺螨酯、联苯肼酯、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吸浆虫:用氯氰.*死蜱或氯氟·吡虫啉或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防治。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以上药剂喷雾防治。

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0倍液或者48%乐斯本乳油倍液或者90%晶体敌百虫倍液灌根防治或者用以上药剂*土撒施。

四、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后期及时收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fangzixun.com/afhzp/339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9